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获取的图像由摄像头和图像采集卡采集到,有时得到的图像是基于RGB模型的,而图像分析时要用H、I、S模型,这样需要将图像的R、G、B成分转换为、,、s值。同一颜色从RGB到H、I、S的转化为非线性变化,对于任意3个在[0,1]范围内的R、G、B值,其对应H、I、S模型的H、I、S分量可以由下式计算:
2颜色模型在脱绒棉种检测分级中的应用
2.1图像采集系统的组成
脱绒棉种图像采集系统主要由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光源、光照室、PC机等组成。如图4所示。系统采用的摄像头为CostarSI—M350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为MatroxMeteor-II/me图像采集卡,光源为LED光源。
把脱绒棉种放在检测系统的特定检测区内,在均匀的散射光照射下,采集脱绒棉种的图像并送入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
2.2脱绒棉种图像的颜色分析
通过对几种颜色模型的分析对比,根据搭建的图像采集系统的特点,确定选取H、I、S颜色模型对脱绒棉种进行检测与分级。脱绒棉种样品如图5所示。
对合格棉种、红种分别作出H、I、S分量图(图6)。从图6可以看出,对于合格的棉种与红种而言,二者之问、s分量的差别都不明显,但是二者的,分量差别却非常明显。因此,选择H、I、S模型为颜色分级的模型,而,分量为重要的参考标准。
3结论
通过对RGB颜色模型、XYZ颜色模型、CIEL*a*b*颜色模型及H、I、S颜色模型分析,最终选择H、I、S颜色模型作为脱绒棉种检测分级的颜色模型。
以H、I、S颜色模型为基础,通过对大量的棉种图像的研究发现,H、5分量对于区别红种和合格棉种的影响不大,而,分量的差异比较显著。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