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颜色模型在脱绒棉种检测分级中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8日

1.2 XYZ颜色模型

1931年CIE在RGB系统的基础上,改用3个设想的原色(x)、(Y)、(z)建立了一个新的色度图——CIE1931色度图,并将匹配等能光谱各种颜色的三原色数值标准化,定名为“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这一系统叫做“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或“1931CIE—XYZ系统”。为了使用方便,将XYZ颜色模型转换为麦克斯韦直角三角形,即国际通用的CIE1931色度图,如图2a所示。

XYZ颜色模型把三维颜色空间用二维表示,更有利于颜色分类时求取被测样本与标准样本的匹配程度,而无须知道样本的实际颜色,同时减少了因光源亮度不稳定产生噪声的影响,对有阴影的单一颜色背景去除效果远优于RGB模型。尽管XYZ空间定义是基于人的视觉模型,但其分量不能为观察者识别,因此无法表达人的视觉心理。

1.3 CIEL*a*b*颜色模型

CIE1976L*a*b*空间可由CIE—xYz转换得到,L*a*b*表色空间又称为独立色坐标(图2b),它是把颜色按其所含红、绿、黄、蓝的程度来度量的。

视网膜锥体细胞有3种不同响应的视觉神经,分别对红绿、黄蓝和黑白起作用,颜色感觉是由各个视觉神经的破坏和恢复而产生。例如,红光刺激绿视觉神经时绿视觉神经受到破坏,绿光刺激时得以恢复。每发生一次恢复和破坏,就发出一脉冲信号给大脑,于是得到一种色感。根据这一色觉说,将红度(正向)和绿度(负向)同置于一根横轴(a*轴)上,而将黄度(正向)和蓝度(负向)同置于纵横轴(b轴)上(图2c),垂直于a*b*平面的第3根轴为明度L,这就是L*a*b*表色空间。

1.4H、I、S颜色模型

人眼对色彩的感受应该包括二个方面,一是色彩的颜色(即色度),二是色彩的纯度(即饱和度)。由于H、I、S模型的描述很接近人眼对色彩感知的原理,所以H、I、S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中运用很多。H、I、S模型包括3个分量:色度H(hue),饱和度S(saturation),亮度,(intensity),其中色度日是颜色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即红、绿、蓝等;饱和度S是指颜色的纯度,就是加入白光的多少;亮度,是光的强度。

H、I、S模型有以下二个特点:其一是,,分量与图像的彩色信息无关;其二是,和S分量与人眼感受颜色的方式是紧密相连的。

H、I、S颜色模型定义在圆柱坐标系的双圆锥子集上(图3)。色度日由水平面的圆周表示,圆周上各点(0360~)代表光谱上各种不同的色调;饱和度s是颜色点与中心轴的距离,在轴上各点饱和度为0在锥面上各点饱和度为1;亮度,的变化是从下锥顶点的黑色(0)逐渐变到上锥顶点的白色(1)。HI模型中,亮度,不受其它颜色信息的影响,可减少外界光照强度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因此选择此模型作颜色的量化。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