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有机锡化物
三丁基锡TBT,用于抗菌加工整理。纺织行业一直利用TBT防止汗水导致的纺织品降解,同时去除鞋袜和运动服的汗臭。二丁基锡DBT是另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锡,例如,用来作聚氯乙烯稳定剂的中间物质,或者作电解沉积油漆的催化剂。高浓度的TBT和DBT就会产生毒性,能透过皮肤而被人体吸收,吸入过量会使神经系统受损。测试方法是采用气相层析质谱法测定提纯的提取物,其标准测试方法尚未公开报道。
3.6致癌、致敏的含氨染料
含氮染料是一组氮苯合成染料的组别名称,常使用于纺织品。部分含氮染料可在一定情况下分离,产生致癌及致敏的芳香胺。另外,一些分散染料也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如果这些染料长时间接触皮肤,就会被人体吸收,对人体产生损害。氯化苯和甲苯是聚酯染色工艺常用的助剂,有时亦用作防虫剂,属于有害物质,会导致肝脏功能丧失、粘膜及皮肤发炎,也会影响生殖系统健康。染色纺织品上禁用偶氮染料的分解产物芳香胺的分析方法是:将纺织品上的染料通过萃取和用Na2S20还原成芳香胺,再用各种方法确定是否存在致癌的芳香胺结构。目前国内已采用GC和GC—MS联用法,方法是将一定量纺织品加柠檬酸缓冲溶液保温处理一定时间,再加入Na:S20。在规定温度保温30min后冷却。用叔丁基甲醚或二氯甲烷萃取,最后制成甲醇溶液用气相色谱一气相质谱进行分析。
3.7色牢度
虽然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所有用于纺织品的染料都对人体有害,但加强染色产品的色牢度可以减轻其可能的危害确是可以肯定的。易褪色的产品,其染料或颜料可能渗入汗水里,通过皮肤被吸收进体内。因此,耐水、耐汗液、耐摩擦、耐唾液和汗液(仅针对婴儿用第一级别产品)四项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其检测使用相应的色牢度测试仪及标准样卡进行衡量。
4生产控制措施
Oeko—TexStanda~100是针对纺织品的生态性能的测试认证。它是从纺织品中是否含有对人体过量的有害物质的角度去考察纺织品的性能。因此,依据Oeko—TexStandard100标准,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可能的来源,一般包括:产品的原材料组成、产品的加工工艺、以及产品经过的化学、染整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染料,彦页料、助剂和化学品,企业在控制纺织品污染时,要从原材料、染料、助剂和化学品进行控制。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4.1原料选择
以绿色环保型纤维为原料。为了生产出符合生态要求的纺织品,首先应从原料上加以控制,采用绿色环保型纤维为原料。绿色纤维主要指:纤维在生长或生产过程中未受污染;纤维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纤维制成品在失去使用价值后,可回收再利用,或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纤维生产的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或可利用的废弃物,不会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和掠夺性的资源开发;纤维对人体具有某种保健功能。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