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会对人的呼吸道及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甲醛经呼吸道易于吸收,经鼻吸人的甲醛93%滞留在鼻腔组织中,当甲醛浓度不高时,会使人产生嗅觉异常、咳嗽、过敏等表现反应,呼吸道长期接触甲醛会因受反复刺激而产生某些病变,例如引起呼吸道皮炎、鼻炎、支气管炎、皮肤过敏,出现红肿、发痒、咽喉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甲醛也对眼睛有强烈的刺激,当眼睛接触到低浓度甲醛时,会感到不适,一般当甲醛浓度超过0.1mg/m时,甲醛会刺激眼黏膜。当甲醛浓度过高时,会对眼睛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从而产生流泪现象。
它也是多种过敏症的引发剂,虽无直接证据,但仍有报道甲醛可能会诱发癌症,故各国的法规或标准均对产品的游离甲醛含量作了严格的限定。
4.1.2 pH值的危害识别
由于人类皮肤由于人类皮肤带有一层弱酸性物质,可防止病菌的侵人,因此纺织品的水萃取pH值在中性至弱酸l生对皮肤最为有益。如果纺织品的pH值过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
4.1.3色牢度的危害识别
色牢度与纺织品上禁用染料和重金属的检出量有直接的关系。当纺织品的染色牢度不佳时,穿着中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人的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皮肤上以沾有的染料可能发生还原反应,并释放}}I致癌芳香胺,并透过皮肤扩散到人体内,经过人体的代谢作用使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发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成为人体病变(如癌症或过敏)的诱发因素。
4.1.4禁用偶氮染料的危害识别
偶氮染料在与人体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其有害成分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然后与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物质混合起来,在特殊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分解产生的20多种致癌芳香胺,经过活化作用而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病变和诱发恶性肿瘤物质,导致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盂癌等恶性疾病。除了伤害人体健康之外,在生产“禁用偶氮染料”的过程中还会大量排污,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4.2危害描述
一般来说,某一物质被认为是人类致癌物质或对人体健康有害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以及危险特征分析等定量危险度评价。通常是通过人群研究或动物实验的资料,确定适合于人的剂量一反应曲线,推算出终身暴露于一个单位的化学物质中导致的超额危险度,最终确定出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如参考剂量、实际的安全剂量、可接受的日摄人量、最大容许浓度(限量值)或估计的人群效应阀值等等。表2中列出了本次实验各个指标的限量,在测定的各个样品的各项指标均低于限量值。
4.3风险描述
纺织品里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和禁用偶氮染料这些指标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有些纺织品里无法避免这些问题的存在。例如,甲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抑制汗腺的分泌,长期接触可使皮肤干燥,手掌角化过度,其溶液并可引起皮炎,呈红斑、瘙痒;纺织品的pH值过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所以,纺织品是否伤害人体健康,取决于里面有害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本文中各种检测指标之所以以国家标准为依据,是因为该值经过了严格的科学实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