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纺纱的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摩擦纺纱的主要问题
1.有违纤维成纱时的运动规律
从古到今,所有的纺纱过程都是从纤维集合体的逐步分解、加速运动(抽长拉细)、逐步形成纤维须条(由堆到条,由粗到细),再加捻成纱。纤维在加速运动中得到充分分离和伸直平行(同时除去杂质),这是成纱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的前提。而摩擦纺的纺纱过程,在关键成纱时却改变纤维的运动方向,即垂直输送纤维、凝聚集合到水平方向输出的纱条上,纤维运动速度从加速到减速,并转变方向,这样一个运动状态无法保证纤维在成纱过程中伸直平行,原伸直的纤维也会被破坏、对折、屈曲。这样,要纺出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的纱线是不可能的。所以摩擦纺只能加工对成纱线密度要求不高、由低级下脚原料制成的特粗线密度纱,但这种纱是非常有特点的。
2.成纱强力低
如上所述,成纱强力低的主要原因是纤维运动的突然减速和转向,纤维对折弯曲多,而由此引发的众多因素难以提高成纱强力。
3.原料和产品的开发问题
摩擦纺的特点是适纺原料广,但广大原料的来源多数为下脚料、再生纤维等低档原料,一般纺特粗线密度纱,精原料和高档纤维目前还难以应用于摩擦纺。这样,粗线密度纱多局限于装饰工业用。
粗线密度纱,纺纱速度很高的情况下,在原料供应和产品开发上受到一定限制,即有局限性。因此开发较细线密度纱的摩擦纺,扩大纺纱范围和产品品种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4.能耗和噪声问题
摩擦纺的加捻机构要求尘笼具有足够的负压和真空度,由此产生的功率消耗很大,伴随风机噪声也很严重。因此降低能耗和噪声是摩擦纺要解决的另一课题。
二、摩擦纺的发展方向
摩擦纺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重大纺纱新技术,一开始虽有不少国家都作过研究,并有专利和样机出现。但是,目前除奥地利Fehere公司外,其他都已销声匿迹了。而弗勒尔(Fehere)公司虽从DREF一2、DREF
1.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摩擦纺要进一步发展市场,首先要解决前述的一些问题:
(1)纺中、细线密度纱的研究:扩大适纺线密度范围,提高适纺原料及产品档次。
(2)纤维输送机构的研究:要使纤维在输送、凝聚、成纱过程中不破坏且能改善纤维分离度和伸直平行度,提高成纱物理机械性能,为开发高档产品提供基础。
(3)加捻机构的改进。
(4)降低能耗和噪声。
2.期待新型摩擦纺纱的出现
保持自由端、搓捻、成纱结构组份分层、捻度外少内多、成纱内紧外松等特点;采用新的纤维喂给方式,加捻机构进一步完善,克服现有摩擦纺纱机的弊病。如英国提出了碟盘纺纱,意大利提出了圆孔板与圆锥盘或小圆筒对纤维凝聚加捻方法等等。希望摩擦纺纱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