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聚乳酸/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比较(二)

来源:《印染》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3日
傅科杰,杨力生,翁 毅,包冬女,冯 云2.2 四种不同定量分析方法准确度试验将棉与聚乳酸纤维混合制成各种混纺比例的样品(尽可能使试验覆盖所有可能的棉和聚乳酸纤维的混纺比例,以说明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然后对1.3.2节四种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准确度试验(见表3),并按式(2)和(3)分别计算不溶纤维和溶解纤维的含量百分比:P1=(m1×d)/mo×100% (2)P2=100-P1 (3)式中:m1——溶解处理后剩余纤维干重,g;mo——溶解处理前聚乳酸和棉混合试样干重,g;P1——不溶纤维占混合试样的净干重百分比,%;P2——溶解纤维占混合试样的净干重百分比,%;d——不溶纤维的质量修正系数。表3 四种定量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试验 单位/%由表3可以看出,四种定量分析方法对10种不同混纺比例的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样品的分析误差,均满足GB/T 2910--1997标准中小于±1%的要求。2.3 四种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精密度(重现性)试验将混合制成的棉/聚乳酸(50/50)混纺样品,按1.3.2节方法连续测5次,比较各方法的精密度,见表4。表4 四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试验由表4可得,四种定量分析方法对相同混纺比例的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样品的连续5次分析结果误差均小于土1%,可见这四种分析方法的精密度也均满足GB/T 2910--1997标准的要求。2.4 四种定量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较四种不同定量分析方法对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样品适用性比较见表5。表5四种不同定量分析方法适用性比较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