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毛织物缝合性能测试方法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0日

华靖乐 王宪华

1 前言 毛织物的缝合性能与成衣的服用性能密切相关,有些服装经过穿着后,在后袖缝、后裤裤缝等受力处会出现裂开的缝隙,这种现象反映了面料的缝合性能较差,因此毛织物的缝合性能也是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应引起面料生产厂家的重视。 毛织物的缝合性能是指已缝合的接缝,在受外力作用而引起纱线滑移时,阻碍缝隙形成的能力。它反映了毛织物缝制成服装后接缝的牢固可靠程度。缝合性能归属于产品强度耐久性指标之列,国际羊毛局将缝口脱开程度(简称脱缝程度)作为毛织物缝合性能的考核指标,并对外衣面料的脱缝程度指标作了明确的规定,用于缝制裤子、衬衫、西服等面料的脱缝程度应小于6mm,较宽松的大衣、裙子等面料的脱缝程度应小于10mm。I.W.S.TM.No.117《梭织物缝口脱开程度试验方法》对试验方法和条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外加负荷是影响试验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在该标准中规定毛织物重量小于140g/m2时,试验中外加负荷为6kg;大于140g/m2,小于220g/m2时,外加负荷为8kg;大于220g/m2时,外加负荷为12kg;特厚型毛织物,如家具类织物的外加负荷为18kg。我国在等效采用I.W.S标准基础上,也制订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GB8688《毛织物缝口脱开程度试验方法》。多年来在执行标准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疑惑,针对这一情况开始对改进毛织物脱缝程度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以下提出一些看法和同行们探讨。

2 试验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垂直于试样接缝的方向上,施加规定的负荷,使接缝处受力而脱开,产生缝隙,用直尺量取该缝隙的宽度(见图1),以毫米数作为试样脱缝程度的测试结果。图12.1 试验方法的优缺点 该试验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基本上不需要专用试验仪器,只要具备一对有效夹持面积为25mm×25mm的抓样夹钳、与规定施加负荷相等的重锤,直尺及秒表等简单器具即可按试验方

法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进行试验。 该试验方法的缺点是用直尺目测量取缝隙的宽度,精度低,测量误差大,并且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此试验方法标准就很难执行。 a 当缝隙不规则(见图2),缝隙的最宽处不在一直线上时,给量取缝隙宽度带来困难。图2 b 与受力方向相垂直的横向纱线出现不正常滑移状态(见图3),例如在缝隙中间有部分纱线未完全滑移到边缘,无法正确判断出缝隙的边缘,从而无法量取缝隙宽度而只能放弃试验。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