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加强羊毛检验与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2日

徐生强 徐 成

目前,羊毛原料成本已占毛纺织企业总成本的80%以上,同时羊毛原料的质量变化,混配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产量、成本、利润和消耗。各企业应紧紧抓住合理使用羊毛原料这一重要环节,加强羊毛质量检验,掌握各种羊毛特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国别、不同特性的羊毛,制定合理混配方案,以达到降低原料消耗,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 掌握羊毛原料性能制定合理配毛方案 随着毛纺工业的发展,国内羊毛原料已远远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我国每年花费数亿美元的外汇,从国际市场进口羊毛原料以满足生产的需要。目前进口羊毛原料已占我国毛纺织生产原料的50%以上,根据我局对进口羊毛的质量统计分析,澳大利亚羊毛的质量指标与合同相符率达90%左右,以细支毛为主,是生产细支纱线和精纺面料的重要原料。新西兰羊毛以中粗支为主,长度一般在100~150mm之间,原毛的洗净率可达75%,主要采用于绒线制品的生产。南美国家(阿根廷、乌拉圭等国)的羊毛,质量不够稳定,经常对外出证索赔,主要问题是含杂率及色毛含量较高,细度偏粗。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羊毛价格一路走低,一些外商和进口商经营利润受到影响。为了牟取暴利,某些羊毛经营商采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手法,将大量劣质羊毛向中国市场倾销,致使我国羊毛经营、生产单位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从整个进口羊毛的质量情况来看,进口羊毛质量普遍下降,近年来,从欧洲国家(俄罗斯、英国、波兰等)进口的羊毛质量问题十分突出,羊毛细度粗细不匀,长度参差不齐,离散系数普遍偏高,在毛包中掺入各类疵点毛现象十分严重,对毛纺企业工艺的制定和产品质量的控制均造成一定困难。 鉴于国内外各种羊毛质量特性,在配毛工作中应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和原料资源的可能进行合理使用,除遵循一般的规范外,应注意掌握以下几点。1.1 掌握半制品质量变化规律 细度:细支毛梳条后的细度要比洗净

毛细度略粗0.3~0.5μm左右,半细毛毛条平均细度要增粗0.8~1.0μm。 长度:一般国产支数毛从毛丛长度到成品毛条长度之间的变化规律要伸长6~15mm,级数毛一般情况下伸长比支数毛要少,约在5~10mm,级数愈低,伸长愈少。进口细支毛要伸长3~5mm左右。粗支毛的长度变化不明显。 含杂:不同草杂类型,其被去除的情况亦不同。在使用较高含杂量的羊毛时,应加强先锋试验为宜。1.2 掌握配毛的组分设计 配毛设计,一般来说应选择一个批作为主体组成,占配毛设计总量的60%~70%。主体组分以外,其余30%~40%作为配合组成。主体组成同批原料前后品质能相对稳定,则配合组成中前后使用原料的质量稍有变动,对整批质量的影响就不致太大,总体质量可比较稳定。因此,选用作为主体组成的原料需要批量大,主要品质符合配毛规范标准。配合组分一般按原料品质分组,每组可由几批原料组成,按各组比例投料使用或一组内多批原料按投料使用,用完一组后,另一组接替使用。这样可达到保持毛条品质稳定,减少翻批。1.3 非常规配毛 在配毛工作中,除常规配毛设计外,也常采用非常规配毛。这是从生产实际出发,有的是为了配合后道产品的特殊要求,有的是从总体上看,符合生产工艺的需要和提高经济效益。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