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强 徐 成
目前,羊毛原料成本已占毛纺织企业总成本的80%以上,同时羊毛原料的质量变化,混配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产量、成本、利润和消耗。各企业应紧紧抓住合理使用羊毛原料这一重要环节,加强羊毛质量检验,掌握各种羊毛特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国别、不同特性的羊毛,制定合理混配方案,以达到降低原料消耗,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 掌握羊毛原料性能制定合理配毛方案 随着毛纺工业的发展,国内羊毛原料已远远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我国每年花费数亿美元的外汇,从国际市场进口羊毛原料以满足生产的需要。目前进口羊毛原料已占我国毛纺织生产原料的50%以上,根据我局对进口羊毛的质量统计分析,澳大利亚羊毛的质量指标与合同相符率达90%左右,以细支毛为主,是生产细支纱线和精纺面料的重要原料。新西兰羊毛以中粗支为主,长度一般在100~150mm之间,原毛的洗净率可达75%,主要采用于绒线制品的生产。南美国家(阿根廷、乌拉圭等国)的羊毛,质量不够稳定,经常对外出证索赔,主要问题是含杂率及色毛含量较高,细度偏粗。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羊毛价格一路走低,一些外商和进口商经营利润受到影响。为了牟取暴利,某些羊毛经营商采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手法,将大量劣质羊毛向中国市场倾销,致使我国羊毛经营、生产单位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从整个进口羊毛的质量情况来看,进口羊毛质量普遍下降,近年来,从欧洲国家(俄罗斯、英国、波兰等)进口的羊毛质量问题十分突出,羊毛细度粗细不匀,长度参差不齐,离散系数普遍偏高,在毛包中掺入各类疵点毛现象十分严重,对毛纺企业工艺的制定和产品质量的控制均造成一定困难。 鉴于国内外各种羊毛质量特性,在配毛工作中应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和原料资源的可能进行合理使用,除遵循一般的规范外,应注意掌握以下几点。1.1 掌握半制品质量变化规律 细度:细支毛梳条后的细度要比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