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强 陈跃华
1 前言 由于位于纱体表面的纤维本身与纱线主体联系不够紧密,当纱线受到摩擦及其它外力时,表层纤维就可伸出而成为毛羽。纱线毛羽对某些品种如起绒保暖织物来说是必要的,纱线毛羽较多较长时,可使织物具有良好的毛型感和保暖性。但纱线毛羽的存在会影响后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如导致织造过程中经纱开口不清,增加断头,降低劳动生产率。同时还会对成品的外观、手感和使用情况产生不良影响,如毛羽分布不匀会使织物出现横档、条纹等疵病。过长的毛羽将使织造中纱线纠缠形成织疵,使织物的外观粗糙。所以纱线毛羽是评定纱线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2 测试方法 在纺纱过程中,纤维经过梳理、牵伸等机械作用产生预张力,因此一旦表层纤维伸出而成毛羽,纤维本身原有的卷曲及预应力的松弛必然使其伸出部分呈复杂的空间状态。也就是说,纱线毛羽并不在纱体的某一平面上,而是在纱体周围的空间弯曲着。同时,毛羽形状是不稳定的、易变的,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给毛羽的精确测定带来了诸多困难。自50年代以来,已有50多种测试方法相继开始使用。本文将对目测法、重量法、电测法、空气渗透法和静电法作简单介绍,并详细讨论投影计数法及全毛羽光电测试法。 ①目测法:直接对管纱目测对比或将纱线绕在黑板上,拍成照片进行对比。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纺纱条件的纱线对比。另一种目测法是将毛羽进行定量分级,做好各级毛羽的标准黑板,再将试样与标准黑板对比定级。目测法的特点是直观,但取样少,效率低。 ②重量法:取一定长度的纱线,对其烧毛前后的重量进行对比,以确定其毛羽值。这种方法简单,但结果容量受到纤维种类的影响,如涤纶等合成纤维烧毛时产生熔融;再者由于难以控制烧毛条件,故不能准确地反映纱线毛羽的多少。 ③电测法:电子毛羽测量仪是使纱线在2个管形的电极中通过,利用毛羽数量与指示器反映电流强弱成一定关系而制成的。该仪器专测棉纱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