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纤检
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些微生物的侵袭与肆虐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让我们对它们的名字耳熟能详,并因此重新认识并调整微生物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食品的保鲜防腐、衣物的防霉防蛀,更体现在对传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及人体健康的维护上。而作为功能性纺织品之一的抗菌针织品,由于其良好的抗菌属性,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市场热点。
1 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英文是“Microorganism”,意为微小的生物。微生物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代谢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容易发生变异等特点。生物界中的微生物种类达几万种,大多数对人类有益。在食品、化学、医药、环保等领域,微生物都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人的皮肤、口腔、胃肠道、呼吸道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均有不同种属的微生物群,人体成为微生物的外环境,同时也是微生物的宿主,彼此形成共生关系,达到动态平衡[1]。然而人们将微生物与疾病和灾难联系在一起,其实是思想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在微生物庞大家族中,真正能致病的仅占一小部分。致病微生物会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大范围的流感。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中的测试菌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条件致病性,主要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人类肠道中正常菌群的主要成员。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不致病,而且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生产大肠菌素,対机体有利。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大肠杆菌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时,便可能引起肠道外感染。大肠杆菌是引起人类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侵入泌尿系统能引起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疾病,也是革兰氏阴性杆菌
2 对抗菌针织品测试标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