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楣梧,张燕
一、引言 电磁污染的防护是涉及公众和职业人员安全健康的重大问题。在不能采用控制电磁设备的发射场强、由设备屏蔽电磁波的情况下,使用电磁防护服是保护职业人员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过度防护不利于功效性和舒适性,防护不足则仍然对人体造成损伤。因此,确定电磁防护服产品标准、的屏蔽效能并指导应用,是制定电磁防护服产品标准的重要内容。 目前较多国家已经在电磁污染较为严重的作业场所采用电磁辐射防护服,为职业人员在电磁环境下的人身安全起到防护作业。但是由于电磁辐射防护服标准的制订涉及电磁防护标准的暴露限值确定、电磁屏蔽材料的性能水平、电磁辐射防护服防护性能的检测方法等诸多因素,目前全球只出现过一个美国军用标准和一个德国标准,且美军标已经在1990年代废止,可供借鉴的国外标准甚少。并且作为制订电磁辐射防护服标准的“上位”标准,现有各国电磁防护限值标准、国内由卫生部、环保总局、电子部、国防科工委等部门颁发的电磁标准在暴露限值方面差异很大,媒体和商界也存在过度渲染电磁污染危害的现象。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我国电磁污染实际情况,寻求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暴露限值标准及其频率范围作为电磁防护服屏蔽效能的等级设定依据和选择使用依据,以便职业人员在超过暴露限值的电磁环境中工作时,采用有适当屏蔽效能的电磁防护服对外界电磁场有足够的衰减,使电磁防护服内的微小空间中的电磁场衰减到暴露限值以下,以兼顾职业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工效学。
二、电磁波对人体的损伤机理 电磁技术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把人类带进一个充满电磁场的环境中。电磁波己成为全球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源。电磁波对人体的损伤,可导致感觉疲劳、记忆力衰退、失眠、多梦、脱发、头昏等症状;较强的高频电磁场的长期作用,还可能引发白内障、白血病、脑肿瘤,心血管疾病、大脑机能障碍以及妇女流产和不孕等严重的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