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和评价标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0日

谢小保,方锡江,曾海燕,欧阳友生,陈仪本 空气中有大量的霉菌,梅雨季节空气潮湿适合霉菌繁殖,家里的墙壁、衣物、毛巾等容易起霉,霉变的纺织品有异味使人不能忍受,吸入霉菌孢子可引起霉菌性肺炎,尤其是婴幼儿,霉变纺织品色泽变化,无法复原,只能弃之,造成很大的损失。生产使用防霉纺织品有积极意义。针对这一类产品制定检测标准可以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 近年来,纺织品防霉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目前有许多企业开发生产纺织品用防霉剂,并有大批产品走向市场,但市场很不规范,质量掺差不齐,目前也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纺织品防霉性能的检测方法。由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和纺织品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主持制定的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已通过了专家审核。现就国内外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标准现状、存在问题及新制定的国家标准作一简要介绍。

1霉菌的概念、分布及其危害1.1霉菌(Moulds)的概念 霉菌又称之为丝状真菌。霉菌不是分类学的名词,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的各个亚门。构成霉菌体的基本单位称为菌丝,呈长管状,宽度2~10微米,可不断白前端生长并分枝。无隔或有隔,具1至多个细胞核。在固体基质上生长时,部分菌丝深入基质吸收养料,称为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气生菌丝,可进一步发育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大量菌丝交织成绒毛状、絮状或网状等,称为菌丝体。菌丝体常呈白色、褐色、灰色,或呈鲜艳的颜色,有的可产生色素使基质着色。1.2霉菌的分布及其危害 霉菌具有分布广、繁殖快、适应性强且易变异等特点。霉菌属于真菌,是危害织物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水、空气中都有它的踪迹。 在我国华南地区,霉变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纤维织物、食品、日化产品、电子元器件、墙壁、档案载体材料和文物等受损,特别是严重受潮或突发性漏水等事故后,如不及时处理极易发生霉变现象,造成严重的损失。产品表面长霉是一个自然现象,霉

菌分泌的酶类或其他物质可对纺织品等产品造成破坏,改变其理化性能并降低使用寿命,它不仅破坏产品,而且霉菌在生长过程中散发出的霉味及分泌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也有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和消除霉菌的危害,最有效的方法是向需要保护的材料基体中添加或渗入各种防霉剂,这样可以达到防霉的目的。

2防毒测试标准化 纺织品防霉试验及防霉评价标准涉及纺织品加工制造、环保、生物等多个学科,故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不断改良创新,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早在1946年制定了用于纺织品的防霉性能测定方法AATCC 30,已经过历年十多次的修订。日本在1992年颁布了耐霉性能试验方法JlS Z 2911,该标准对化学工业材料、塑料、电子电器产品、纺织品等工业制品制定了相应的防霉性能试验方法。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