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棉印染布新标准解读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1日

董新蕾

国家推荐性标准CB/T 4ll-2008《棉印染布》于2008年5月23日发布,200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结合国际和国内纺织市场贸易和生产实际情况,借鉴国际标准中美国、日本等国的印染布测试标准,对老标准GB/T 4ll—1993《棉印染布》进行修订的。通过修订,新标准中棉印染布的强力、染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疵点等技术指标明显提高,分等及评分规定更加科学,安全技术指标如甲醛、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均被纳入考核指标。新标准的执行在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提高棉印染布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由于新标准变动较大,为使广大棉印染布质检人员尽快理解、熟悉和掌握新标准,把好质量关,本文就新标准与老标准的差异作一详细解读。

1 分等规定 新标准将棉印染布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的为等外品,而老标准有三等品的规定并将低于三等品的定为等外品。执行新标准后,符合老标准三等品规定的产品将被判定为等外品,这无疑提高了棉印染布的合格门槛。 新老标准对棉印染布的评等均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中的最低等级评定为该段(匹)布的品等,内在质量以各指标的最低一项评等。不同之处在于对外观质量品等的评定,老标准将局部性疵点品等与散布性疵点品等结合定等,如果一段布的局部性疵点为二等,散布性疵点为二等,查标准中对应的表格可知该段布为三等:而新标准中外观质量的等级由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中最低等级评定,上面同样一块布按照新标准评定应该为二等品,该评等规则同内在质量的评等方法实现了统一,便于操作。

2 内在质量 新标准在内在质量考核项目上进行了重大变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安全技术要求新标准将GB 18401《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纳入棉印染布的考核指标。GB 18401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也是我国第一个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

,其最新版本GB 1840l-2003已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GB 1840l将纺织品分为A、B、C三类,分别是婴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印染布未被列入标准附录的产品分类示例,应按照其最终用途确定类型。按照GB 18401的要求,新标准对棉印染布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等安全及物理特性作了明确的限制规定,并规定产品不得有异味和使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执行新标准后,对棉印染布是否合格的判定必须首先符合GB 18401。2.2 密度 织物密度的大小对织物的重量、坚牢度、手感以及透水性、透气性等有重要影响,因此是棉印染布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新老标准对纬密的考核指标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新标准将优等品的纬密指标量化为-2,0%及以内,同时增加了对经密的考核,规定:优等品-2.0%及以内;一等品-5.0%及以内:二等品-5.0%以上。2.3 强力 强力是棉印染布重要的内在质量考核项目之一。老标准中断裂强力的标准值是根据棉本色布的技术参数结合染整加工系数计算得出的,考核起来很困难,同时又按照产品低于标准断裂强力的幅度进行分等。这种方法较落后、繁琐,随着棉印染布品种不断开发,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现有的加工系数已不能完全适应各类品种,新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内产品考核的试验数据,按照不同的单位面积重量对经向断裂强力和纬向断裂强力各规定一个最低值作为考核指标,但不再将强力大小作为分等依据,这样大大方便了生产企业和质检部门。考虑到后整理工艺对印染布强力的影响,新标准增加了对撕破强力指标的考核,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的具体考核指标见表l。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