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柔软剂的性能测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8日

柔软剂性能测试是通过对经过柔软整理织物性能的测试来评定的:1.手感的评定2.耐热变色性和耐热泛黄性试验3.伸缩性试验4.织物耐磨性能试验5.柔软度的测定6.悬垂性测试7.针裂牢度—缝纫性试验8.机织物抗滑移性试验9.表面摩擦性试验10.织物风格的测试 1.手感的评定 一般由几个熟练的操作者根据柔软整理织物的实际手触感觉,对织物的柔软性、滑爽性和丰满度评定,用适当的文字表示手感情况。 2.耐热变色性和耐热泛黄性试验 ⑴试验方法:将经过柔软整理后的织物(耐热变色性为有色织物;耐热泛黄性为漂白织物),在(185±2)℃下焙烘(或压烫)3min,冷却后按下法判别。 ☆耐热色变性是通过比较加热和未加热织物的色相差异,用变褪色灰色样卡评定等级。 ☆耐热泛黄性是通过判断加热织物相对于未加热织物的黄变程度,用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等级。也可测定加热后和未加热织物的白度,根据白度的降低评定泛黄性能的大小。 ⑵说明: ☆织物热处理可用热风干燥机、烘箱、升华牢度仪、烫焦试验仪等设备。 ☆根据纤维种类不同,热处理温度、时间等条件应不同,可根据情况而定,报告中应注明各项试验条件。 3.伸缩性试验 ⑴试验方法:将试样剪成径向24cm、纬向2cm的长条,然后在松弛状态下,在织物中部作定长20cm的两条标记线,将织物上端夹到固定夹上,下端加质量为5g的负荷,1min后测定标线之间的距离L2(cm),然后200g的重锤,仍留5g的负荷,1min后测定标线间的距离L3(cm)。根据测得的L1、L2、L3计算伸长率和回复率。 ⑵计算: 伸长率=(L2—L1)÷ L1 ×100% 回复率=(L2—L3)÷(L2—L1)×100% ⑶说明:针织品测定L2距离时加荷质量为100g。 4.织物耐磨性能试验 ⑴

仪器与材料: 仪器:具备可测试平磨、折磨、曲磨性能的仪器,可采用日本进口的三用耐磨仪。最早有国产Y521三磨仪,现已较少使用,Y522圆盘式织物耐磨仪主要是测平磨。 其他:磨料;圆刀划样器(ø11.3cm);尺等。 ⑵试验方法: ①平磨:用圆刀划样器取直经为11.3cm的圆形试样5块,放在橡皮膜上,调节摩擦速度为(125±5)次/min,压块质量为0.45kg,气泵压力为28kPa,用金刚砂纸(400#水砂纸)进行多向摩擦,直至试样磨破,仪器自动停止,记录摩擦次数,计算平均值。 ②曲磨:在布样上取20cm×3cm(若试样纱线密度为20根/cm以下,取20cm×4cm)经向(经×纬)、纬向(纬×经)各5块试样,两边抽去相同根数的边纱,使试样宽度保留2.5cm。加上根据织物平方米质量选择的拉伸重块和压块(见下表)。将试样、刀片装好,选择开关拨向曲轴处,开动仪器,摩擦速度为(125±5)次/min。织物反复弯曲,在金属刀片上往复摩擦,直至样片磨断为止。记录摩擦次数,经、纬向分别取平均值(取整数)。 试验选择的拉块或压块质量依据 ③折磨:分别取7.6cm×2.5cm的经纬向试样各5块,在折磨夹具上装上试样,压块质量为0.227kg或0.454kg(根据织物的平方米质量选择)。用400#水砂纸作为磨料,向同一方向摩擦,直至试样片磨断。记录摩擦的次数,经、纬向分别取平均值(取整数)。 5.柔软度的测定—心形环法 ⑴试样准备:从待试织物上分别裁取2.5cm×25cm的经、纬向试样各10条。 ⑵测试步骤:将试样两端用胶带(1.25cm×7.6cm)平整地粘贴在板条(318mm×19mm×3mm)上,其安装如图所示。试样的有效长度为
20.0cm,形成的心形环平面垂直于悬吊织物的平板条。1min后测量水平平板条顶部至心形环最低处的距离L(mm)。试样的经、纬向及其正、反面各测5次,用经、纬向平均值表示。测量值L大,表示织物柔软性较好;反之,则相对较差。另外测量值L也可表示织物定向(经、纬向)抗弯曲硬度的倒数值。 ⑶说明:柔软度也可用测试硬挺度的方法进行测试。只是抗弯曲硬挺度与柔软度是倒数关系,即抗弯曲长度越短,表示柔软性越好;反之,则相对较差。 6.悬垂性测试 ⑴试样准备:取直径为24cm无折痕的圆形试样2块,在每块圆形试样的中心剪(或冲)一个直径为0.4cm定位孔。其测试用专用装置:悬垂性测定仪 ⑵测试步骤:剪取与试样和夹持盘大小相同的制图纸各一块,在天平上称量(精确至0.001g).将织物悬垂性测定仪调整到描图法状态,将试样放在夹持盘上,使织物经向指向操作者,再依次放上有机玻璃划样板、制图纸以及上盖,轻轻向下按3次,静止3min,根据悬垂后织物的投影描图,然后剪下所描的图样,再次称量。 ⑶计算: F=(m3—m2)÷(m1—m3)×100% 式中:F —悬垂系数 m1—试样大小的纸的质量,g; m2—夹持盘大小的纸的质量,g; m3 —悬垂后投影大小的纸的质量,g; ⑷结果:织物悬垂系数越小,表示试样越柔软。 7.针裂牢度—缝纫性试验 ⑴试验机:高速缝纫机,转速4000r/min;缝衣针9#~14#,针尖应保持光滑,不发毛。 ⑵试验方法:将试样在标准状态(温度20℃,相对湿度65%)下放置24h以上,取经向60cm,纬向15cm的长方形织物,折叠成4层,成15cm×15cm的正方形,以行与行之间距离为1.3cm,经、纬向各缝两行(成井字形),缝纫针脚密度为每2.5cm缝(11&p
lusmn;1)针。缝纫结束,将试样摊开,以5倍以上的放大镜检视试样反面,记录纤维被针刺断起毛的针数,计算其占总针数的百分率。 ⑶计算: 断针率=断纱针孔数÷总针孔数×100% ⑷说明: ★若无高速缝纫机,可采用家用缝纫机,用最高转速进行试验。 ★试验时缝衣针上不必穿上缝纫线。 ★若以上方法未能看出纤维的断裂现象,可将试样浸入40℃、0.5%皂洗液中10min中取出,沿经、纬向各搓洗10次,用冷水洗净,并在低温下晾干,再用放大镜检视。 8.机织物抗滑移性试验 ⑴试验仪器:织物强力试验机,拉伸速度(100±10)mm/min。 ⑵试样准备:取经、纬向试样(整理与未整理织物)35cm×10cm各一块,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的为经向试样。在试样的一端10cm处划一折叠线。将试样沿折叠线折叠,在距折痕10mm处沿宽度方向用缝纫机【针号为Nm90(14#),针迹密度为5~5.5针/cm,采用涤纶缝纫线】缝制一条直形缝,线缝必须平行于横向纱线,且缝合试样不能起皱。然后沿折痕裁开。 ⑶将试样夹持在试验仪器(强力机)上,夹持中心点位于试样纵向中心线上,预加张力不超过2N,然后对试样施加拉伸负荷,测定施加80N(或120N,视织物滑移量而定)时织物缝线中心部位经(或纬)纱滑移的长度(mm)。比较经整理与未经整理的织物缝合处经纱(或纬纱)在某一负荷时的移量的变化。 ⑷说明:机织物的抗滑移测定若按GB/T 13772.1—1992试验,对强力机的要求较高(需能绘制负荷—伸长曲线),而且滑移量的计算也比较麻烦。因此,这里采用测定在一定负荷时的织物缝合处的纱线滑移量。 9.表面摩擦性试验 试验装置由两块贴衬有试验织物的木板(木块)组成,下面一块为上面铺盖有试验织物的且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可以自由调整倾斜角度的木板,上面的一块为下面固
定有试验织物的木块。为了使两层织物紧密接触,可在上木块上放一重物。试验时,将下木板平放在试验桌上,上木块放在下木板中部靠抬起的一端。然后,将下木板以固定点(或与桌面接触点)为支点,慢慢抬起下木板的另一端,直至上木块开始向下滑动时,测量下木板抬起的角度(θ)。 织物静摩擦因素(μ)=tgθ 10.织物风格的测试 织物的手感是通过手的摸、挤、压、捏等作用,将织物的力学性能反映到大脑,并由大脑感知,做出心理判断。织物风格仪就是将手对织物的物理作用分解成一些基本的力学作用,如拉伸、弯曲、压缩、剪切、摩擦等,通过适当的测量方法来测量以上力学性能的仪器。织物风格仪可将织物手感的感官测量变成客观的定量测定。这种单项力学性能的测量在以上的方法中已介绍了一些,而织物风格仪则是将这些单项性能的测量组合在一台仪器中。不同类型的织物风格仪测试的力学性能有所差异,如国产SYG风格测定仪可测定织物的弯曲、压缩、摩擦、起拱变形、交织阻力等15项力学性能指标,来表示织物的风格,其测试指标与风格的关系见下表: SYG风格测定仪测试的织物力学性能指标 由于测定织物风格的仪器种类不同,且这些方法在具体的某台仪器说明书中均有介绍,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1  2  3  4  5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