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品级的高低是棉纤维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决定纺用价值的重要标志之一,品级检验是棉花检验中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品级检验合理定级,可以正确体现“优棉优价”政策,并为纺织企业合理使用原棉提供依据,因此,做好棉花品级检验工作,对于正确贯彻落实国家棉花新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政策,维护生产、流通、仓储使用各环节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棉花生长期对棉花品级的影响是最终决定棉花内在质量的因素,新疆棉区属于西北内陆棉区,自然地理位置特殊,缺水、土质差,早期棉花在棉株底部,气候条件不利,光照不够,长度偏短,僵瓣多,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胞壁淀积加厚期较短,一般成熟较差,强力差,色泽呈现呆白色,手扯断头整齐。评定早期棉花品级时,要往较低品级考虑。中期正常开放的棉花棉纤维各项物理指标较好,在这一时期,棉花品级检验工作,只需考虑对水份较大或偏大的棉花的品级检验,对这种情况下的棉花,采用吸湿平衡的方法处理后再评定棉花品级较为妥当。晚期棉花处于采摘后期,温度剧烈下降,采摘不及时造成霜棉,尤其是成熟晚的品种,霜棉分轻霜棉、重霜棉。轻霜棉色泽呆白、灰暗或污染较重,但大部分纤维内在质量尚好,夹有少量重点;重霜棉色泽较暗,底色普遍阴黄或阴红,还有糟绒,按标准规定应定为四级及四级以下。
目前,国家正在进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对大包型棉包实行仪器化逐包公证检验,但由于棉花品种,色特征级等因素制约,棉花的品级检验现仍采用感观检验方法,所谓感观检验,就是在符合要求的光照条件下,用目力对照棉花品级实物标准,结合手感的方法将观察和感觉到的因素结合起来。依据棉花国家标准规定,综合确定棉花的品级,以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作为评定棉花品级的三个条件,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成熟程度,在品级检验过程中,棉花品级三条件之间相辅相成,必须客观的把握和运用。
品级检验是以棉样对照实物标准结合
1 品级三条件
1.1成熟度检验
成熟程度就是棉纤维中积累纤维素的程度,是棉纤维的内在质量,是决定棉花使用价值的关键指标,处于决定地位。感官检验棉纤维成熟程度,只是一种粗放的定性判断,不能定量,通常采用三种方法:即手感、手扯、目测三种方法并用以确定棉花的成熟程度,通过目测、手扯、手感,感觉棉纤维的光泽、色质、弹力、强力等质量指标。成熟度越好的棉花其各项质量指标越高,可以用一只手握原棉20g~30g,握持越紧,时间越长,棉团的抗压、膨胀力越大,有强烈的胀手,握持不住的感觉;或者手触感觉纤维较细腻、绵软、滑润者为优质白棉,成熟良好;反之成熟度差。但值得注意的是,同类型、同一时间轧出的皮棉,成包皮棉样品手感不如打包机上方皮棉道取出的样品的手感,另外,在检验时不要把一些含水量高的棉花认为成熟差,也不要把一些水分低的棉花误认为是成熟度好,避免判断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