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木棉浮体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来源: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崔鹏 施楣梧 王府梅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8日
浮体材料一般分为固体浮体材料和气体浮体材料两类。前者由于材料自身的密度小于水,具有较大的单位质量浮力和耐压缩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拒水性,以保证浮力持久;后者的浮力由气密性外囊包裹形成的浮囊所提供,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漏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使用者的生命,所以用途受到很大限制。 固体浮体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泡沫塑料做成的浮体材料,另一类是木棉等纤维集合体做成的浮体材料。由于泡沫塑料制成的浮体材料存在易老化、浮力损失和服用性能随时间变差等缺点,国内外现在非常重视纤维集合体浮体材料的研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泡沫塑料浮体材料相比,用纤维集合体制成的浮体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如较高的浮力倍数、较好的压缩弹性恢复率和抗压缩性、优良的抗老化性能以及低廉的价格等。 木棉纤维是最常用的一种浮体材料,它是天然植物纤维,具有大中空结构,且首尾两端封闭,见图1、图2。单根木棉纤维就是一个小气囊,其表面所含的天然脂肪蜡质使它具有很好的拒水性,所以用其制作浮体材料有着其他固体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

至今为止,木棉浮体材料和水上救生用品的制造方法一直局限于人工填充方法。其缺点是:(1)木棉纤维比重轻,长度短且表面光滑,制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飞花,危害工人的健康;(2)生产效率低下;(3)由于纤维之间没有固定黏结,外包材料破损后容易导致木棉纤维流失,浮力功能受损;(4)人工填充制品的体积密度不均匀,各个救生用具的形体不容易统一等。基于人工填充方法的这些缺点,在研制木棉保暖絮料基础上[1-3],以不损伤木棉浮力为前提条件,强化气流加工,弱化机械加工,开发出一种片状木棉浮体材料的制造方法。用新方法制得的浮力絮片可以被裁剪成任意所需形状,并且生产效率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填充方法有大幅度提高。本文测试比较了采用新方法制造的新型木棉浮体材料与人工填充法制品的浮力性能,目的是考察工业化生产木棉浮体材料的可行性。1试样制备1.1新型
木棉浮体材料 新型木棉浮体材料中木棉纤维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80%,黏结纤维20%。两种纤维的规格如表1所示。黏结纤维的皮层是熔点较低的涤纶,芯层为普通涤纶,使用黏结纤维的目的是让纤维间形成黏接结构。

新型木棉浮体材料首先经过机械和气流的联合加工成为木棉纤维与黏结纤维均匀混合的50~400 g/m,的片状材料,而后经过120~140℃热处理加工,纤维间形成了永久性黏接点。新型木棉浮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力,可以卷装或折叠运输,其制品的外包材料破损后木棉纤维不易流失,也可裁剪成救生用品所需的任何形状,在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同时提高美观性。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