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气味,是生命体对气态物质的一种感知,是气态物质与生命体的嗅觉细胞分泌物的化学反应后产生的一种信号,经嗅神经传递给嗅神经中枢嗅球后,生命体的一种感受。气味对生命体有正反两种作角,一是维系健康,一是破坏健康,通常说的纺织品异味就是一类破坏健康的气味。气味是物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最能代表物质的本质,因此,很早就作为判定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在粮食和食品领域应用特别广泛[1]。
异味被认为是由于刺激鼻孔内的味觉器官引起的不愉快感觉。纺织品的异味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纺织品上残留化学整理剂和助剂生成;二是纺织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容易被微生物污染,从环境中吸附来的异味物质。自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18401-2003),异味成为衡量纺织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后,异味成为消费者关注和检测机构重要的检测项目[2]。
目前,异味检测存在重复性和复现性差,较多的异味检测人员对于气味种类分辨不够清楚,实验室建设不够规范或者就没有专门的实验室。本文从探讨实验室建设的角度,来提高气味检测的准确性。
2 气味检测方法
气味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人的嗅觉来评价气味强度和适与不适的“嗅觉测定法”;另一种是用气体色谱仪或分光光度计等进行测定的“仪器测定法”。关于纺织品气味仪器法测定气味的研究,有刘瑛,梁勇,邓志光等[3]研究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纺织品中异常气味,发现组成气味的气体种类不同,其气相色谱的指纹图谱也有所不同;多次分析同一种气味样品的色谱图发现有较好的相似性。但因其操作复杂,标准物质难以确定等因素影响,无法推广应用。
气味的种类较多,据调查,一般人能分辨两千种气味,经过训练的人可以分辨一万种,因此,嗅觉法检测气味是可行的和科学的,也是现在国际惯用
3 实验室检验员要求
气味检测方法采用的是感官分析的嗅觉法,因此检验员的嗅觉灵敏度和辨别能力是至关重要的。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关于异味的检测,要求异味的判别采用嗅觉评判的方法,评判人员应是经过一定训练和考核的专业人员,但没有指出经过什么方式进行培训,也无这方面的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就目前的国内的实验室情况,异味的检验员鲜有几人经过一定训练和考核,因此,气味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
根据纺织品气味检测的相关特性和要求,纺织品气味检验员必须具备以下基础条件和能力:
A、检验员须身体健康,在感官方面不能存有任何的缺陷,特别是嗅觉。
B、实验室内的检验员之间及检验员本人要有一致的和正常的敏感性。
C、检验员要具有从事感官分析的兴趣,认真细心。
D、检验员个人卫生条件较好,无明显个人气味。
E、检验员具有所检验产品的专业知识并对所检
验的产品无偏见。
F、检验员具有一定感官分析理论知识和方法学
知识。
在进行气味评价时,为保证评价质量,保证检验员的感官分析能力处正常的生理状态:要求检验员不能饥饿或过饱,在检验前1h内不能抽烟、喝酒和吃东西;检验员不能使用有气味的化妆品,身体不适时不能参加检验。
4 实验室环境建设
4.1 仪器设备与材料
恒温烘箱:工作温度在室温至
4.2 环境要求
气味检测实验室应设置在一个安静、采光效果好的位置,实验室应能够给检验员创造一个安静的不受干扰的环境,室内应保持舒适的温度与通风,避免无关的气味污染检验环境。一般要求:
a、实验室内的温度应可控,如若相对湿度影响检测结果时,湿度也应可控。
B、实验区内应尽量保持无气味,降低其余气味的影响。
C、实验室空间不宜太小,以免检验员有压抑的感觉,座位应舒适。
D、实验区应具备均匀、无影、可调控照明设施,降低不适光源的影响。
E、实验区内应有专门的通风设备,便于通风换气。
4.3 布局设计
纺织品气味检测实验室采取实验区和办公区进行分开设计,办公区既是数据处理又是检验员进行更衣盥洗和适应环境的地方,降低其它气味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区主要有评价小间、样品储备柜、样品处理区和器皿涮洗区组成,试验区环境要宽敞,通风效果好,采光柔和。布局设计图例见图1。
vml]--> |
图1纺织品气味捡测实验室设计图例 |
5 建议
(1)加强纺织品气味检验员的感官分析理论知识和方法学知识的培训和检验操作培训,组织嗅觉能力比对,提高检验水平一致性。
(2)检测机构应建设专门的气味检测实验室,降低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3)尽快建立健全纺织品气味检测方法标准,填补检测方法标准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