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未经皮棉清理工序棉花的品级检验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1日
皮棉清理机是轧花工艺过程中对皮棉进行清理的主要设备,目前使用的皮棉清理机分锯齿式皮棉清理机和气流式皮棉清理机。在现代轧花工艺中将二者同时安装使用,也就是我们检验中所常说的二道皮清。经过这种轧花工序的皮棉,最大的特点是:清除皮棉中的杂质与疵点,改善皮棉的外观形态。皮棉清理机在轧花工艺中的位置见图一。

籽棉加工工艺图(图一)

皮棉清理机工作过程中主要由给棉罗拉和给棉板共同握持棉层,棉纤维被高速旋转的刺辊勾拉梳理。导致棉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刺辊上锯齿的勾拉打击,造成棉纤维变短,强力降低。有试验表明皮棉清理机对棉纤维的长度损耗1mm左右,强力降低2cN/tex左右。因此有些棉花加工单位在棉花加工工艺过程中,取消皮棉清理工序,改由皮棉清理机与轧花机之间旁路机构直接进入集棉机。皮棉旁路机构在轧花工艺中的位置见图一。 相同品级的籽棉,由于加工工艺时工序不同,加工出的皮棉质量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棉纤维的外观形态、疵点、杂质、长度、强力等方面。经过皮棉清理的皮棉由于锯齿的梳理,纤维蓬松、平顺,颜色较均匀,黄染等重点经锯齿梳理分散在皮棉中;未经皮清机清理的皮棉,纤维紊乱,颜色不均匀、黄染等重点易发现。经过皮棉清理的皮棉在加工过程中将轧花时产生的索丝经过勾拉松解,并且将叶片、不孕籽等杂质在生产过程中排除,但是在梳理过程中容易产生棉结等新生疵点;未经皮清机清理的皮棉,棉结少,索丝多,叶片较多。两种加工方式加工的皮棉品质差异见表一。表一:经皮清机清理的皮棉与未经皮清机清理的皮棉鉴别表
类型 项目 经皮清机清理的皮棉 未经皮清机清理的皮棉
纤维的外观形态 纤维蓬松、平顺,颜色较均匀,黄染等重点不易辨清
纤维紊乱,颜色不均匀、 黄染等重点易发现
疵点 棉结较少,索丝较多, 有细小僵片、纤维籽屑 棉结多,索丝较少, 有破籽僵片,
含杂 叶片、不孕籽、籽屑等 含量较少 叶片、不孕籽、籽屑等 含量较多
强力
长度
棉花品级是对棉花质量评价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是棉花的外观和内在质量的综合反映,也是棉花进行市场贸易主要结算依据。目前,经过皮棉清理机加工的皮棉在棉花市场贸易中占大多数,在检验时经常见到,对这类棉花按照标准进行检验不难确定品级。而未经皮棉清理机加工的皮棉,常见的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颜色较好,而轧工质量较差的棉花;二是成熟好,颜色稍差于标准基线的棉花;三是成熟好,外观形态稍差的棉花。 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棉花标准规定,根据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三条件进行综合评定品级。以上三种情况的棉花如何运用品级的三条件进行正确定级,在品级检验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种倾向: 一:重颜色轻内质。成熟程度是棉纤维中积累纤维素的程度,主要反映棉花的内在质量,棉花的成熟度好,其内在质量就好。棉花色泽是棉纤维光学性能的反映,棉花色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棉花的成熟程度。棉纤维对光线的反射,反射光的强弱决定着棉
花色泽的好坏,它与棉花的品种、生长条件、采摘方法有关,也和籽棉的加工质量有关,在同一照度下,棉花的色泽与棉样表面平滑程度、纤维的排列状态等有关,未经皮清机清理的皮棉,表面平滑程度差,纤维排列紊乱,反射光就以不同角度漫射,反射光较弱,使人眼观察时棉花颜色较暗,对照品级实物标准时颜色往往稍底同一品级的棉花,鉴于棉花品级检验是以感官检验为主,往往在检验工作中将这种棉花品级简单地确定为下一品级。 二:重外观形态。经过皮棉清理工序的皮棉表面光洁、平整、均匀、松散,叶屑、不孕籽、破籽等杂质较少;未经过皮棉清理工序的皮棉表面粗糙,纤维紊乱、卷曲,大叶片、不孕籽、破籽等杂质相对较多。因此,在观感定级时也作为向下定级的依据。虽然杂质是衡量加工质量的一个条件,但是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棉花标准在1999年标准修改时,作为量来参与计算对皮棉的公定重量进行扣补,而不是作为评定品级的条件从质来处理。 三:过分强调个别黄染等重点。棉花作为农副产品,在质量上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性,从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在品级条件中可以看出,高品级的棉花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黄染,《细绒棉》标准品级条件规定:“一级锯齿棉微有淡黄染;二级锯齿棉稍有淡黄染;三级锯齿棉有少量淡黄染。”因此,皮棉中有黄染等重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应对照品级实物标准和品级条件进行认真分析,未经皮棉清理机加工的皮棉,未经过梳理,黄染没有被分梳到皮棉中,因此感官检验时重点部分比较突出。 鉴于以上对未经皮棉清理机加工皮棉的特征分析,在此类棉花进行定级时,应把握适度从松的检验目光,首先应确定棉花的成熟程度,看棉样是正常成熟的好棉,一般成熟的中挡棉,还是成熟差的低挡棉 ,如果检验时判定皮棉的成熟程度好,对照品级实物标准,外观形态或者色泽特征微低于三级时,尚可定为三级。对于疑难棉样,检验工作中应减少检验结果的偏差,首先,对
疑难棉样检验时,要由两个检验人员以上共同定级,要仔细分析棉样的特征,对照品级实物标准,听取各检验人员的意见,综合分析,然后确定品级;其次,勤交流,做到检验技术目光的统一。经常进行不同实验室间的比对,积极参加不同级别的棉花技术目光交流,以达到检验时技术目光一致。

1  2  3  4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