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LC-ESI-MS法测定纺织品中HBCD含量

来源:丁友超,曹锡忠,钱 凯,吴丽娜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1日
前言1,2,5,6,9,10-六溴环十二烷(HBCD,CASNo25637-99-4),主要由α,β和γ等三种非对应异构体组成,是一种重要的溴代阻燃剂。但是,HBCD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1],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2],能在环境和食物链中迁移[3,4]。2007年挪威PoHS指令限定的16种有害物质中就包括HBCD,指令要求HBCD在电子电器、塑料、纺织品和皮革等工业产品和消费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0.1%[5]。2008年欧盟REACH法规颁布的高危害物质清单(SVHC)中,首批禁用的15种有害物质也涉及HBCD[6]。Oeko-TeStandard100从2009年开始也要求不得在纺织品中使用HBCD[7]。HBCD分子中含有6个电负性的溴原子,经气相色谱(GC)分离后,用电子俘获检测器(ECD)或质谱负化学源(MS-NCI)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8,9]。但是在GC高温分离条件下,HBCD在160℃以上会发生异构体重排,在240℃以上有脱溴降解现象[10]。因此,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在常温条件下分离检测,成为目前HBCD重要的分析手段[11,12]。NattsukoKaji-wara等[13]用二氯甲烷浸泡方法提取纺织品中的HB-CD,并用LC-MS/MS检测。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较高,但是样品前处理时间较长(2~7d),不适合实验室常规分析。此外,其在串联质谱的选择反应监控模式(SRM)下只选取一个检测离子对,不符合欧盟2002/657/EC规定的残留物定性分析要求。采用索氏提取法可有效提取纺织品中的HBCD,在5μm常规反相C18柱上对3个异构体进行基线分离,并用电喷雾质谱在选择监测离子模式(SIM)下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1·试验1.1·仪器与试剂仪器 Accela高效
液相色谱仪[串联Access四极杆质谱LC-MS/MS,配有电喷雾化学电离源(ESI),美国Thermo公司],索氏提取装置,可控真空旋转蒸发仪(德国BUCHI公司),分液漏斗,0.45μm聚四氟乙烯薄膜过滤头(天津津腾公司)。试剂 一级去离子水(电导率常数≥18.2),甲醇,乙腈,乙酸铵(HPLC级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二氯甲烷,无水硫酸钠,浓硫酸(分析纯,南京化学试剂公司);α,β和γ-HBCD有证标准物质(美国AccuStand-ard公司);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3种HBCD的标准物质,精确至0.01mg,以氯仿为溶剂配制1.0g/L储备液,于-18℃避光保存);标准工作溶液(以乙腈为溶剂,对储备液进行梯级稀释,配制α,β和γ-HBCD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其中α和γ-HBCD的质量浓度为0.2mg/L,β-HBCD质量浓度为0.1mg/L)。1.2 样品前处理将样品剪成5mm×5mm碎片,混匀,称取(1.0±0.01)g置于纤维素套筒内。采用60mL二氯甲烷在40℃水浴温度下,用索氏提取装置提取4h。向提取液中加入10mL浓硫酸,密闭容器,摇匀后静置。待上层溶液澄清后,弃去下层硫酸溶液,用20mL水清洗两次,加入无水硫酸钠静置5min。用旋转蒸发仪去除溶剂,以10mL乙腈溶解残留物,用0.45μm有机膜过滤溶液,用乙腈将样品溶液稀释至合适的线性范围,进行LC-MS分析。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