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减少高含涤涤棉混纺纱毛羽的试验研究

来源:赵 博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0日
纱线毛羽数量是衡量纱线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毛羽数量多少,不仅影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而且还影响后工序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毛羽过多会给织造带来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织机的生产效率,影响布面的平整度和光泽效应,使织物显不出滑爽、光泽和清晰的风格。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对纱线毛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毛羽的多少已成为衡量纱线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目前对纱线毛羽的重要性的认识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对于织造速度较高的无梭织机而言,减少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对影响高含涤涤棉混纺纱毛羽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和分析,探讨了减少毛羽的措施。1 试验检测条件1)试验品种:T/CJ 85/15 13tex、1"/CJ 90/10 13rex、1"/CJ95/06 13tex、T/CJ 92/08 14tex,等等。2)主要测试仪器:YG171A型毛羽仪。3)测试方法:测试时每组取样30只管纱,在生产现场取样,每只管纱测lO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平均毛羽数量。为提高测试结果的可比性,细纱毛羽测试,采用同锭同组纱对比采样,管纱取样时保持试样大小基本一致。4)测试条件:实验室温度25℃ ,相对湿度65%。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原料性能对纱线毛羽的影响2.1.1 原棉性能的影响原棉性能对毛羽影响较大的是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率、抗扭和抗弯刚度。长度越长,毛羽越少。成熟度过大会使纤维刚性增大,抱合力减弱,毛羽增多;成熟度过小,纤维强力小,易折断,短绒增加,毛羽增多。纤维的抗扭和抗弯刚度大,纤维弯曲扭转度小,容易使纤维端伸出纱体而形成毛羽。细度对成纱毛羽影响较复杂。有关研究已证明,纤维越粗,刚度越大。柔软性越差,抱合力越小,成纱毛羽越多;整齐度好,成纱毛羽少。原棉长度对高含涤涤棉纱毛羽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1。纺高含涤涤棉混纺纱时,涤纶纤维的细度大小对毛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
响。由于加捻使纤维在纱线内外转移过程中,粗旦纤维因所受的张力和向心力较小,与周围纤维的摩擦接触较小,故而容易被较细的纤维挤向纱线表面而为毛羽。纺TIC 85115 14.7tex时,选用4种不同粗细的涤纶纤维。纺纱后测试结果见表2。由此可见,使用细旦涤纶纺涤棉纱时,所纺的纱线毛羽数量明显低于粗旦涤纶纤维所纺的纱线毛羽数量。2.2 开清棉工序与毛羽采取多包取用、精细抓取、均匀混合、渐进开松、以梳代打、少分纤维、早落少碎的工艺原则。清花机各打手状态和主要机件车速要适当控制,以减少纤维损伤和短绒率,缩短工艺流程,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因此,要依据原料的特性,及时调整各打手速度,选择不同的打手形式,并注意各单机台要有较高的运转效率,加强开松和分梳,减少干扰纤维运动的棉结杂质,以减少毛羽产生的机率。2.3 梳棉工序与毛羽要根据原棉情况合理设计梳棉工艺。尽量多排短绒,少损伤纤维。在保证除杂效率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刺辊和锡林速度,提高盖板速度,以减小纤维损伤和多排短绒。适当提高道夫转移率。锡林与盖板间隔距适当偏大掌握,保证纤维分梳缓和,转移顺利。防止纤维充塞锡林与梳理区,提高棉网质量。保持通道光洁,无毛刺。适当提高张力牵伸,减少弯钩纤维和棉结数量。生产中梳棉工序遵循“紧隔距、强分梳、中速度、轻质量、中张力牵伸”的工艺原则。纺T/C 85/15 14.7tex时,当采用三种梳棉工艺。其试验结果见表3。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