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活性染料耐汗-光色牢度的测试(四)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09日

2.4.3铜酞菁类活性染料 铜酞菁类活性染料如翠蓝KN-G,结果如表7所示。表7活性翠蓝KN-G在不同汗泼标准下的耐汗-光牢度 *ΔE是在染料晒至变色时测得的,照射时间为4 h。 可见,不同汗液标准下活性翠蓝KN-G耐汗-光牢度测试前后色差值(AE)大小关系为:ATTS(pH=3.5)>AATCC>ATTS(pH=8)>GB(pH=5.5)>GB(pH=8)。铜酞菁类活性染料翠蓝KN-G与前面讨论的染料明显不同,它在酸性汗液下耐汗-光牢度更差,且随着汗液还原成分的增加,耐汗-光牢度明显降低。主要原因在于铜离子酞菁体系是此类染料重要的发色基团,酸性条件下,氨基酸更易将铜离子从酞菁环中夺走[1],引起染料发色体系的变化。2.4.4 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双活性基偶氮活性染料 具有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双活性基团的偶氮型活性染料嫩黄M-7G,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表8活性嫩黄M-7G在不同汗液标准下的耐汗-光牢度 *ΔE是在染料晒至变色时测得的,照射时间为4 h。 由表8可以看出,活性嫩黄M-7G,各汗液标准下耐汗-光牢度均不高。测试前后色差值(△E)大小关系为:ATTS(pH=8)>GB(pH=8)>ATTS(pH=3.5)>AATCC>GB(pH=5.5)。碱性条件下测试后试样几乎露出白色。活性嫩黄M-7G的严重光汗褪色与其染料母体结构和双活性基密切相关。3 结论3.1测试方法。同一染料同一汗液标准下采用GB/T14576--1993 A法比采用B法所得结果较高。这揭示了氧气参与染料的光汗反应。耐汗-光牢度,体现的是染料抵抗光、汗液、氧气三者共同作用的能力。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