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一直是中国的创汇大户,我国外贸出口额的五分之一是由纺织行业创造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ATC协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在5年过渡期内,我国在美、欧、日等主要贸易地区的纺织品配额将年增25%,并在过渡期结束后全部取消配额限制,这意味着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每年至少可增加10亿美元的机会。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增长数,随着关税壁垒的逐渐降低,发达国家正在设置越来越多的非关税壁垒,TBT因其名义上的合法性,实施上的隐蔽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发达国家限制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重要工具。如何应对这种技术壁垒,本文试从纺织标准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TBT及其与标准的关系TBT是“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的缩写,即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措施,对外国进口商品进行有关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认证,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TBT是一个体系,主要由技术规章和规范、包装和标签要求、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绿色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五个部分构成。目前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产品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设置的壁垒,另一类是对产品本身的安全要求,即产品不能对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有不良影响。而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是实现技术壁垒的重要工具。如:对甲醛、偶氮染料、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定的标准;对生产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IS014000标准体系认证;对实验室进行认可的ISO/IEC指南25,43,58等。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地区也正是通过制订相应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来限制纺织服装进口。1995年日本的《产品责任法》规定,对皮肤伤害、异物混入
二.发达国家对纺织品的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1. 欧盟对纺织品的技术要求(1)健康与安全法规 健康与安全法规分别对建筑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服装等产品类别做出了规定。如家用纺织品除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一般性能外,在安全性方面要具有一定的阻燃性,爱尔兰和英国禁止床垫使用聚氨酯合成的泡沫塑料,原因是阻燃性能不佳。服装中儿童和妇女睡衣的阻燃性能必须被考核,妇女睡衣必须贴有“延迟燃烧"或"远离火源"字样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