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按一定比例混纺,可以取长补短,克服单一纤维的不足。但混纺效果(即混纺比例)的不同,直接影响混纺织物的风格特征。因此,纤维含量的定量分析对于混纺产品的质量分析与检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样的预处理
混纺产品上的非纤维物质,如油脂、蜡质、浆料、树脂或其他整理剂对于混纺产品纤维含量的定量分析有不同程度的干扰,分析前必须将它们去除。
1、脱脂、蜡
用四氯化碳浸渍10分钟→取出挤干→另取新的四氯化碳再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热水洗5分钟→冷水洗→干燥
或用三氯乙烷、乙醚或乙醇等有机溶剂。
2、退浆
纤维素纤维制品:用稀碳酸钠溶液热洗;或在2~5%淀粉酶液中于50~60℃浸渍1小时→水洗→干燥
蛋白质纤维制品:在0.25%盐酸溶液中沸煮15分钟→热水洗→0.2%氨水洗→水洗→干燥
3、脱树脂
纤维上的树脂或其他整理剂一般对定性分析没有太大影响,但对纤维着色试验有干扰,故进行着色鉴别试验前必须先去除。
将试样放在0.5%稀盐酸中沸煮30分钟→水洗→在1%碳酸钠溶液中沸煮30分钟。
4、脱色
纤维素纤维制品:
1、用氧化漂白剂(如次氯酸钠等)脱色;
2、用5%亚硫酸氢钠溶液+几滴1%氨水溶液沸煮,直至脱色为止。
3、用
蛋白质纤维制品:氨水溶液处理。
若以上方法均不行,则可用吡啶溶液处理。
二、混纺产品中纤维含量的测定
定量分析前,先按纤维鉴别程序准确鉴定纤维种类,并经预处理、干燥、称重(W)。然后选择适当的溶剂去除其中的一种纤维,将剩余的另一种纤维烘干、称重(W1),最后计算各纤维组分的混纺比例。
常用混纺产品含量分析方法见下表:
混纺产品纤维组成 | 溶剂和处理条件 |
棉(粘、麻)/涤 | 75%硫酸溶液,40~ |
锦/棉 | 20%盐酸溶液,25± |
丝/毛 | 75%硫酸溶液,40~ |
毛(丝)/腈(涤) | [cl]=3~4%的次氯酸钠碱性溶液,25± |
腈/毛(粘、涤) | 50%硫氰酸钠溶液,70~ |
毛/锦/涤 | [cl]=3~4%的次氯酸钠溶液→20%盐酸溶液 |
丝/粘/涤 | [cl]=3~4%的次氯酸钠溶液→75%硫酸溶液 |
毛/腈/粘 | [cl]=3~4%的次氯酸钠溶液→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