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保京 侯建龙 王贤瑞 贾景文 邓学进
l 前言 吸湿排汗整理,又称吸湿快干整理,是指使用特殊助剂对织物进行功能性整理,从而使织物同时兼具吸水、透湿、快干的特性。吸湿排汗整理一般都应用在涤纶或涤棉混纺织物上,所使用的吸湿排汗整理剂主要是一种以水分散性聚酯为主组分的复配物,如汽巴精化的欧特菲HSD就是含亲水性聚硅氧烷和亲水性聚酯的分散体[1,2]。由于其分子结构中有与涤纶分子结构相同的苯环,在高温作用下,分子链段被锚牢在涤纶的表面,使涤纶由原来的疏水性表面变成耐久的亲水性表面,但由于涤纶组分本身的拒水性质并未被改变,所以其吸收的水分又可以很快地散发到大气中。 人体所排放的汗液中,既有液态水,也有气态水。前者主要通过毛细管现象吸入织物内层,进而扩散到织物表面;后者中的少部分是直接从织物的孔隙中排出的,而大部分是被织物中的纤维吸附,再扩散到织物表面,通过蒸发进入大气。由此可见,只要知道了吸湿排汗整理织物的几个参数如吸水性、吸湿性、透湿性和快干性,就可以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上述几项指标都可以通过现有方法进行测试,而且仪器也较简单。
2 吸湿排汗整理织物的测试技术2·1吸水性测试 测试织物吸水性的方法主要有毛细上升高度法[3]和滴水法[4]。2·1·1毛细上升高度法 此方法见于纺织行业标准FZ/T01071《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此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纺织品的毛细效应,因其仪器简单、操作简便而被广泛应用。试验时,顺织物经向在左、中、右部位各剪一条试样,每条长约3Ocm,宽不小于2.5cm。试样一端夹紧在毛细效应测试仪的夹样装置上,另一端装上3g张力夹。使试样下端入水,水温设定为27±2℃,记录下30min后的渗液高度。 日本工业标准JIS L1907 Byreck法与FZ/T01071原理相同,其试验装置见图1,试样大小、测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