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纺织产品基本安全项目的控制与改进史(一)

来源:中国纤检杂志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6日
摘要:对GB18401-2003规定的纺织产品基本安全项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常用的控制与改进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基本安全项目除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外都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进行改进;同时讨论了纺织产品基本安全项目的检测结果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基本安全项目的检测结果容易改进以及存在时效性的特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纺织产品;安全项目;控制;改进

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考核项目为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这个标准针对的是出口及国内销售的所有纺织品,强制规定只要有一项指标不合格,产品就不得销售。随着标准的有效实施,企业对于安全项目的控制越来越重视,对于自身不合格的项目也积极进行改进。本文对控制与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基本安全项目在检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1基本安全项目的控制与改进

1.1甲醛含量

1.1.1来源与产生原因

织物释放甲醛的来源有树脂整理剂、柔软剂、固色剂、阻燃剂、防水剂、涂料交联剂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树脂整理剂。N-羟甲基酰胺类树脂整理剂做为最常用的防皱整理剂,是乙二醛、尿素、甲醛等原料合成的化合物,由于N-羟甲基酰胺属于N-半缩羟结构,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分解,因此酰胺与甲醛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酰胺为了和甲醛保持平衡关系,在制品中总会保持一定量的游离的甲醛,因此经过N-羟甲基酰胺类树脂整理剂整理过的防皱产品或多或少都含有一定量的残留甲醛[1]。其它含甲醛的助剂与树脂整理剂类似,由于助剂在面料上反应和部分水解,也会产生并释放甲醛。

1.1.2甲醛含量的控制

1.1.2.1染化料助剂的选择

助剂选择上企业应逐步淘汰含甲醛的助剂,尽量选择无甲醛或低甲醛的产品,这种环保产品目前已经有很多,如已经开发出来的无甲醛固色剂XF,其在性能与价格上都与最常用的含甲醛固色剂Y相近[2],改性的低甲醛、超低甲醛N-羟甲基酰

胺类防皱整理剂已基本取代甲醛含量高的2D树脂,另外无甲醛整理剂如丁烷四羧酸等也在研发试用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