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机构:
开口系统的作用是根据织物上机图上经纬交织的变化规律,按序及时带动经纱,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供载纬器通过的梭口通道。
一、开口运动周期 1.开口运动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开口时期:两片经纱离开综平位置上下分开形成梭口至满开,此阶段经纱处于运动状态,经纱张力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2)静止时期:梭口满开后,经纱在上下两个极端位置静止不动,以使载纬器通过梭口; (3)闭合时期:载纬器通过梭口后,经纱从满开返回综平位置,使梭口闭合。此阶段经纱张力由大到小逐渐变化。 上述三阶段形成一个开口周期,并不断循环,使织造连续进行。
2.开口运动周期表示法 (1)工作圆图表示法:如图1—10所示,把开口三阶段的起止时间标志在象征曲柄回转的圆周图上,以箭头表示曲柄回转方向。该圆周的四个等分位置称为前心、后心、上心、下心。综平时间大致在上心附近。在该圆上还可标注织机其他各种主要运动的时间参数,以表示:
织机各机构和运动的时间配合关系,此时的圆图称为织机工作圆图。依次对应于开口、静止、闭合三阶段的角度称为开口角、静止角、闭合角。由于在闭合、开口阶段内综框处于连续的运动状态,所以闭合时期和开口时期合称为综框运动时期。开口角、静止角、闭合角的分配随织机幅宽、织物种类、引纬方式和开口机构形式等因素而异。例如,在剑杆织机上为了保证交接纬纱运动的准确性,静止角应适当加大,在喷气织机上如采用六连杆开口机构,由于杆件结构关系,开口角和闭合角较大,而静止角较小。对于采用凸轮开口的高速织机,为使综框运动平稳和减少凸轮的不均匀摩擦,常采用开口角大于闭合角。开口过程中三个时期的时间分配既要为引纬提供良好的条件,又要使经纱在开口过程中不受到过分的损伤,要综合考虑。 (2)运动周期图表示法:图1—11是平纹织物的开口周期图,该图假设梭口的高度上下对称,经纱上下作等速运动,开口三阶段的时间各相当于120°。它以织机主轴的回转角作为横坐标,以经纱开口位移为纵坐标,按组织图上经纱循环的规律进行绘制。图中的折线是开口过程中各阶段梭口变化的示意曲线。
二、梭口形成与清晰度 1.梭口形成 开口时经纱随着综框的运动被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个菱形空间,即为梭口。如图1—12所示,H为经纱的最大升降动程,称为梭口高度;从织口B到停经架导棒D的水平距离为梭口长度或梭口深度,它又可分为梭口前部长度L1和后部长度L2;L3为综眼C1至后梁握纱点E的水平距离。L1与L2的比值称为梭口的对称度,以m表示。当m等于1时,称为对称梭口,m大于或小于1时称为不对称梭口。整个梭口被综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综框前为工作部分,载纬器从这里通过引入纬纱。梭口满开时上下层经纱在织口B处形成的夹角称为梭口前角,在停经架中导棒D处形成的夹角称为梭口后角。
图中的折线BCDE为综平时的经纱位置线,简称为经位置线。若D、E两点位于BC的延长线上,则经位置线成为一条直线,成为经直线。过A点所作的水平线称为胸梁水平线,又称经平线,是衡量后梁E高低的标准。后梁高于经平线,即P>0时叫高后梁,后梁低于经平线,即P <O时叫低后梁。经位置线对织造过程中经纱的断头、张力、伸长以及织物外观质量等都有显著影响,应予以调节控制。织造生产中所进行的经位置线调整一般是指后梁位置的改变,而其他各点的位置一旦确定,一般不再变化。
2.梭口清晰度 梭口前部上下层经纱各自处于同一平面的程度称为梭口的清晰度。若梭口前部上下层经纱都各自准确的处于同一平面就称为清晰梭口,它利于载纬器的通过,但这种开口方式经纱容易纠缠,后综框动程大,易造成经纱断头。若梭口前部上下层经纱不处于同一平面就称为不清晰梭口,如果前部梭口上层经纱不在同一平面而下层经纱在一个平面内,则称为半清晰梭口,在这种情况下,综框动程的差异较小,后综的动程小于清晰梭口,这是有利的,但要防止因载纬器穿入非清晰的经纱层面而造成错织和断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