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浆纱抗静电剂DHZ-15的合成和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2日
一、静电  1.1 静电的产生  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或摩擦时,它们的表面会产生电荷,并发生电荷转移,两个物体分别带有正、负电荷,当两个物体分离后,多余的电荷就通过接触泄漏而消失,如果物体为优良导体,泄漏速率很快,如果为不良导体,则引起电荷的积聚,产生静电。涤纶纤维的大分子是以共价链为主链的有机化合物,它不能电离,也不能传递电子或离子,再加上其分子基团极性很小,疏水性大,电荷不易逸散,一旦摩擦产生静电后,由于涤纶纤维绝缘性好,电阻大,静电释放非常缓慢,引起电荷积聚。故涤纶是最易产生静电的纤维,给纺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2 抗静电的方法  抗静电方法从控制电荷的产生(起电)和电荷的泄漏两方面进行。  1.2.1控制起电  ①减少接触、磨擦的机会,例如羊毛上加和毛油,纺丝时加油剂,以增加纤维的润滑性,或提高加工设备的光滑性,〈如镀铬〉,降低磨擦系数,同时还可降低磨擦压力和磨擦速度,以减少起电。  ② 提高环境的相对湿度。例如织布间的给湿,使静电减少。  ③加入能产生相反电荷的材料,使产生的电荷相互抵消。例如涤纶与棉混纺,涤纶与钢摩擦带负电荷,棉与钢摩擦则带正电荷,涤/棉混纺时便可让正电荷与负电荷中和。  1.2.2静电消除  把产生的电荷迅速泄漏掉是抗静电的有效方法,消除静电可用消电器,也可迅速向大地泄漏。同时在材料外部喷洒。浸渍式涂布抗静电剂,一般是暂时性的,不耐久。纺丝时的油剂及纺织品抗静电整理即属此法。  1.3抗静电剂的分类  抗静电剂可分为暂时性抗静电剂和耐久性抗静电剂。而在纺织厂目前普遍使用的都为暂时性抗静电剂。暂时性抗静电剂大致可分为6类:  1、吸湿剂和电解质  即利用它们的吸湿作用增加纤维表面水分,从而增加其导电率,以迅速泄漏电荷。常用的有甘油与醋酸钾、无机盐、胺类等。  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钠、烷基硫酸酯、烷基苯酚聚氧化乙烯
醚硫酸酯和烷基磷酸酯,它在低浓度时就有很好的抗静电作用。  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抗静电剂的大类品种,在低浓度时就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由于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都带负电荷,因此最有效的抗静电剂是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如季铵盐抗静电剂TM等。  4、两性表面活性剂  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类优良的抗静电剂,其它荷性随PH值的不同而呈阳荷性和阴荷性。  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多元醇类和聚氧化乙烯醚两大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性能比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差。  6、有机硅类  有机硅高分子链具有弹性的螺旋型结构,在热处理后甲基向空气定向排列、可获得柔软、润滑和防水功能,若引入亲水性基团、则可用于抗静电。  二、纺织上浆专用抗静电剂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