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天然色素
天然色素染色是从植物中提取色素染色,或利用矿物色素染色。由于天然色素特别是生物色素是地球上生物长期进化而来的,保持着生态平衡,对生物的危害很小,或没有危害,所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矿物色素染色是用天然矿石粉碎加工后进行染色,染出的织物具有自然色的效果,染色后不污染环境,而且染色矿石粉经检测对人体不存在危害。
1.2 仿生染料和仿生染色助剂
1.2.1 仿生染料
除天然色素外,仿生染料或颜料也是今后研发新型染料的趋势之一。由于直接应用存在不少问题,所以更加可取的应仍是人工合成具有生物色素功能的染料,也就是模仿生物中色素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进行仿生染色。事实上,许多合成染料具有天然色素相似的结构,例如酞菁颜料或染料,它基本发色体系和叶绿素很相似,和血红素也相近,只是中心金属原子和芳环结构不同。又如动物黑色素的基本结构和某些靛类染料及其中间体的基本结构很接近。虽然许多天然色素的染色性能差,例如亲和力小、耐光、耐洗牢度差等,但是也有不少生物色素具有比合成染料更高的牢度例如动物的黑色素,它远比人工合成的各类染发色素牢度要好。我国也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北京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已对几种植物色素进行分类和研究,并利用现有工艺技术,制得有色提取物天然黄(TR Y)和天然绿(TR G),用于纯棉和丝绸染色。
1.2.2 仿生染色助剂
利用天然色素各种不同结构,在生物中通过不同形式与生物体中不同组成结合,如将这种原理应用于染色加工,就可大大改善染料的结合状态,甚至使一些无法染色的染料也能染上纤维。近年来,国内有关单位基于这种设想开发了增溶染色。所谓增溶染色就是利用一些助剂,不仅改善染料在溶液中的溶解和分散性能,还改善染料在纤维表面及纤维内的吸附和分布,从而大大提高染料的上染速度、上染率和染色牢度。所用助剂对人类、环境无害,其原理和生物色素的分布很相似。
1.3 新型环保染料
随着石油化工的
1.3.1 新型环保活性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