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印染后整理助剂的合理选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5日
柔软剂作为织物的常规后整理助剂,应用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发展非常迅速,它从最早的表面活性剂类柔软剂发展为高分子聚合物类柔软剂,又从高分子聚乙烯蜡发展为有机硅聚合物,又从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发展为端羟基聚硅氧烷乳液、亲水性有机硅柔软剂、氨基聚硅氧烷乳液、氨基聚硅氧烷微乳、低黄变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亲水性氨基有机硅柔软剂和超平滑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等,品种繁多、性能各异。至于柔软剂和色牢度的关系,近年来研究的学者很多,一方面,柔软剂的迅速发展开发了超柔软超平滑产品,织物经这类超平滑柔软剂整理后,不仅能获得优异的手感,而且其摩擦色牢度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氨基微乳的开发,为达到微乳液的透明度,选择了高效的乳化剂,甚至添加溶剂,此类柔软剂微乳液的应用会对某些染色织物的色牢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合理选用柔软剂才能保证不影响色牢度。二、超平滑氨基改性聚硅氧烷 氨基改性硅油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①按氨基取代的位置可分为侧链型(如R1、R2为CH3,R3为氨烃基),单端型(如R1、R3为CH3,R2为氨烃基),两端型(如R3为CH3,R1、R2为氨烃基),侧链两端型(如R1、R2、R3为氨烃基);②按氨烃基的结构可分为:r-氨丙基型,N-(β-氨乙基)γ-氨丙基型,环氨型。其中①中的两端型为氨基改性取代,而主链中的硅原子全部为甲基,形成非常整齐的定向排列,手感最平滑。目前也有环氧基改性的有机硅,具有良好的平滑手感。超平滑聚硅氧烷柔软剂用于染色织物的后整理,能改善其磨擦牢度。三、有机硅微乳液 普通的有机硅乳液粒径为0.5~1 Iμm(500~l000 nm),其稳定性差,容易出现颗粒凝聚而漂油,最终导致破乳,其在织物表面的铺展性也差,渗透性差,只吸附在织物表面。氨基硅油可以制成微乳液,其粒径一般为0.15 μm(150 nm),仅为可见光波(
400~700 nm)的1/4,光线完全可以透过,因此外观呈透明液体。由于颗粒小,成为稳定的分散状态,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破乳漂油,其渗透性也好,在织物表面铺展性也好,包覆性好,容易形成连续薄膜,特别适用于超细纤维和羊绒的柔软整理。制备氨基硅油微乳液,必须具备3个条件:(1)要有好的氨基硅油原油;(2)要有合适的乳化剂;(3)要有适当的pH值缓冲体系。其中乳化剂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亲油性、亲水性都好的乳化体系,调节HLB值在11~13之间。氨基硅油微乳液柔软剂的乳化剂用量较多,乳化效力较强,亲油性较好。如用于涤纶分散染料染色后的柔软整理,在高温定形下很可能导致染料的泳移,使染料迁移到涤纶纤维的表面,致使色牢度下降,因此,一定要选用合适的柔软整理剂。四、日晒牢度增进剂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