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羊毛纤维剁色方法和剥色剂的研究

来源:谢孔良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0日
活性染料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在印染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活性染料的固色率是衡量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羊毛纤维专用剥色剂的系统研究文献报道不多. 由于羊毛纤维本身的特殊结构 鳞片层的存在。要求适用于羊毛纤维的剥色剂必覆满足下勋要求。剥色液不损伤咩毛纤维必须完全剥除非共价键结合的染料;剥色剂不进一步促使染料一纤维发生反应。本文提出了采用电镜图象分析法研究剥色剂对羊毛纤维的损伤程度 并讨论了其剥色效率和表观匿色率.得到最适于毛纤维的剥色方法。一、实 验1.织物前处理:羊毛纤维以209洗涤剂I.0%(0.w.f).浴比1:40,5O℃ 下处理3O分钟. 水洗。样品在剥色液中一定温度下处理一定时间, 以原剥色液作参比,剥色液于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其透光翠.2.扫描电镜观察:将处理后的羊毛纤维样品真空溅银. 于RARAY-10008型扫描电镜上观察试样形态,微机处理SEM 图象。3.染料样品:活性阳离子黄F—GL, 本研究室提供.4.剥色效率的测定: 用1.0 %的活性阳离子黄F—GL的水解染料在8O℃染色lhr染色实验操作按文献 进行, 浴比1:40, 用HAC-NaAC缓冲溶液保持染液pH唐。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定染色残液光密度,计算吸附在羊毛纤维上的水解染料量。称取1.00g干燥染色试样,撩不同的剥色方法剥色,测定剥色液光密度,计算剥色液中水解染料量, 然后按下式计算剥色效率E%=(W1/W2)*100式中W1 为剥色液中水解染料量, W2为吸附在羊毛上的水解染料量.5.后处理: 将采用活性阳离子黄F-GL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 染色后样品用氨术后处理 按不同的剥色方法测定未经氨水处理和用氨水处理过的染色纤维的固色率, 固色率按下式计算:F=[(D-D1-D2)/D*100%式中 F为固色率 D为原染液光密度;D1、D2分别染色后残液光
密度和莉色液光密度.二 结果与讨论1. 剥色剂对纤维的损伤程度羊毛属于蛋白质纤维,’其表面有鳞片层存在, 鳞片层由片状角质细胞组成,是羊毛纤维的外壳. 因而,无论是酸性剥色液还是碱性剥色液在一定温度下都能使肽键发生水解, 导致羊毛鳞片层的破坏. 造成羊毛损伤i使羊毛损伤严重的剥色液对固色率昀测定有很大影响。传统的羊毛损伤测定方法繁杂,计算麻烦.本文提出采用电镜图象区域分割法定量测定羊毛纤维的损伤程度,为活性染料在羊毛纤维固色率的测定法的评定提供了有力依据和手段。本文选择了五种剥色液, 各种剥色液的组成见表1. 将1.0g羊毛纤维置于50m1剥色液中,按表2所示的条件处理,处理后的干燥羊毛纤维的SEM图象如图1,将SEM图象按正交区域分割法处理, 定量地给出上述五种剥色液对羊毛纤维的损伤程度(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尿素一表面活性剂缓冲法(U-S缓冲法)和甲酸吡啶法(FAP法)对羊毛损伤较轻,前者对羊毛基本无损伤, 从剥色液的透光率也可以看出,U-S缓冲法透光率为95:8%, 而BP法即碱性毗啶法对羊毛纤维损伤最严重,表面损伤为61.0%, 致使透光率仅为81.9% , 也即损伤的一部分纤维溶解到溶液中去了, 因此,BP法测定固色率带来较大误差.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