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PN系阻燃剂对涤棉织物阻燃性能的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8日

王黎明 沈 勇 丁 颖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065)

l 前言涤棉织物由于服用性能优良和结实耐用,深受消费者欢迎。然而,由于它易燃烧造成火灾事故,并导致巨大损失,因此阻燃整理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1]。迄今为止,人们发现对涤棉织物的阻燃整理远比对其中任一组分的阻燃要困难。其原因主要有:(1)因为棉是一种不熔融不收缩的易燃性纤维,当涤棉制品燃烧时,棉纤维发生炭化,对涤纶起了一种类似于烛芯的支架作用,从而阻碍涤纶的熔滴脱离火源;(2)涤纶和棉两种聚合物或它们的裂解产物的相互热诱导,加速了裂解产物的溢出,因此涤棉织物的着火速度比纯涤和纯棉要快得多;(3)在燃烧过程中,阻燃剂会在涤和棉两种组分间迁移,因此,也给涤棉织物的阻燃带来了困难;(4)涤棉混纺织物受热时,受热熔融的涤纶组分会覆盖在涤纶纤维表面,而涤纶纤维及其裂解生成的炭会形成骨架,阻止织物收缩,致使熔融的涤纶成为着火区的一种燃料,使织物燃烧更加剧烈。因此,要降低涤棉织物的可燃性,需做到以下几点:(1)混纺织物中每一组分都要进行阻燃化;(2)混纺织物阻燃整理时,采用各自合适的阻燃剂,其作用最好能互补或互不干扰;(3)消除骨架效应和两组分的干扰作用。长期以来,已开发的涤棉织物阻燃整理工艺技术和其阻燃剂性能难以满足某些用途的要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整理后的织物手感或机械强度不尽如人意;其次是生产生态学方面还需改善。目前,还未能很好地找到能对两种纤维同时起阻燃作用且效果较好的阻燃剂和整理工艺。当前应用比较多的是十溴二苯醚,但它具有涂层整理的性质,手感不十分理想。直至目前,我国对涤棉织物的阻燃还在继续研究之中。PN 系阻燃剂在纯棉织物上是最有效的阻燃剂之一。同时,由于磷氮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其在涤棉混纺织物上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发展。本文采用四羟甲基氯化磷(THPc)和酰胺类化合物与氨反应,形成一种溶于水的预缩体作为阻燃剂PN

一1和PN一2。阻燃剂PN一1和PN一2利用磷氮阻燃体系对纤维素纤维进行固相阻燃,有明显的协效作用。因为含氮化合物的加入可减少磷系阻燃剂的用量,提高阻燃效果。同时,氮与磷会首先形成磷酰胺类结构,然后生成P—N键,这样可增强与纤维伯羟基发生磷酰化反应的能力,抑制左旋葡萄糖的生成。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