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封端型水系聚氨酯抗静电剂的研制及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周向东 李纯清 桂陆军

织物用聚氨酯处理除赋予织物柔软性外,还使织物具有透湿、防水、防缩、防皱、抗静电、抗起球、有弹性及光泽好等多种功能[1~2]。早在上世纪50年代,线型和交联型的聚氨酯纺织助剂已开始工业规模生产,但绝大部分是溶剂型聚氨酯,而溶剂型聚氨酯有毒、异味、易造成空气污染。70年代后,水系聚氨酯类纺织助剂迅速发展,但主要用于织物涂层整理。80年代,国外聚氨酯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出现突破性进展,水系聚氨酯类纺织助剂已在染整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与国外相比[3],国内关于聚氨酯类纺织助剂的研究相对较晚,最初侧重于织物涂层剂的开发,近年来已有关于涂料印花粘合剂、防皱整理剂以及亲水整理剂的报道[4~5]。通过合成封端型水系聚氨酯,再加入配伍性良好的抗静电剂TN及有关助剂可制成一种耐久型抗静电复配物。目前,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普遍存在耐久性问题,将此抗静电剂用于涤纶织物整理时,在一定条件下解封闭,于催化剂作用下相互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固着在织物上,其抗静电效果和耐久性较好。

1 实验部分1 1 主要原料4,4′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抗静电剂TN(含固率38 3%)(以上均为工业品);平均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PEG 400)、丙酮、NaHSO3、MgCl2等(以上均为CP级)。经退浆的涤纶细旦丝织物(斜纹组织,经、纬丝细度均为0 6941D)。1 2 实验方法1 2 1 封端型水系聚氨酯的合成[6]及其与抗静电剂TN的复配 将一定量的MDI加入到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和冷凝回流管的四颈瓶中,逐滴加入PEG 400,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并适当加入丙酮以降低反应混合物的粘度,再用15%的NaHSO3溶液封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乳液均匀混合,最后脱去丙酮,得到封端型水性聚氨酯(含固率为37%)。将封端型水性聚氨酯和抗静电剂TN按一定比例混合,高速搅拌,充

分混匀,即可得到抗静电剂复配物,该复配物呈白色乳状,均一、稳定。1 2 2 整理工艺与配方 二浸二轧(轧余率75%)→烘干(90℃×2min)→焙烘(160℃×3min)→皂洗→热水洗→冷水洗→烘干。整理液配方:抗静电剂复配物30g L,JFC3g L,KH 56020g L,羟甲基纤维素5g L。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