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柠檬酸用于棉织物防皱整理时催化剂的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5日

于志财,何华玲 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3作者简介:于志财(198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纺织印染助剂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有人提出并尝试用多元酸与纤维素分子上的羟基酯化以形成交联达到抗皱的目的,只是由于这一反应缺乏好的催化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随着对催化剂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韦尔奇(Welch)、安德鲁斯(Andrews)、杨(Yang)等人将含磷的无机酸盐,尤其是碱金属盐类,如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次磷酸钠、焦磷酸钠和多聚磷酸钠等,用于多元羧酸与纤维素交联的体系,发现整理后织物的免烫性能有很大的提高,耐洗牢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这一发现使织物抗皱整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令多元酸作为无甲醛交联剂的研究开发有了新局面。本实验详细研究了柠檬酸作为无甲醛防皱整理剂时,各种含磷和不含磷催化剂及其用量对棉织物防皱整理效果的影响,催化剂及其用量对柠檬酸防皱效果的影响。

1 试验部分1.1 材料、药品及仪器 材料:经退煮漂的斜纹棉机织物,规格为50tex-62.5 tex 500根/dm-240根/dm。 药品:柠檬酸、硝酸钠、次磷酸钠、磷酸二氢钠、柠檬酸钠、焦磷酸钠、磷酸三钠、磷酸氢二钠(均为分析纯),JFC(工业级)。 仪器:ZBD型白度仪,YG 026A型电子织物强力机,YG(B)541D-I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1.2 实验方法1.2.1 工艺流程 浸轧工作液(柠檬酸7%)→浸轧(二浸二轧,轧余率80%) →预烘(100℃,3 min)→焙烘(180℃,90s)。1.3 测试方法 断裂强力:按GB/T3923.1-1997法测试;折皱回复角(T+W):按GB/T3819-1997法测试;白度:采用白度仪测试。

2 结果与讨论2.1 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的综合比较用柠檬酸配成7%的溶液,分别加入以下几

种催化剂,然后再对棉织物进行防皱整理,分别测试被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白度。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不同的催化剂对棉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