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福 东华大学
1 前言目前,在涂料印花中广泛使用的是聚丙烯酸酯类(PA)粘合剂,它具有透明性好,对颜料粘着力和对纤维粘附力较强,在使用羟甲基丙烯酰胺为自交联单体后,通过焙烘固着,提高了色牢度,因而可降低硬单体的比例,从而降低了印浆中粘合剂的用量并改善了手感。但在印大块面花纹时,手感还不够柔软,虽然近年来,随着聚合技术的提高,使粘合剂的分子量分布和粒径分布能控制在较窄的范围内,从而改善了粘合剂的稳定性和堵网性能。不过,羟甲基丙烯酰胺在焙烘和贮存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使织物上游离甲醛含量无法达到内衣及童装的要求,并且它的湿摩擦牢度难以达到客户的要求,在软单体的比例相对提高以后,其吸尘性能及粘搭性提高,致使衣服在空气中容易吸灰,在针织物印花时,因针织物组织结构的滑移,聚丙烯酸酯粘合剂的断裂延伸率较小而产生露花现象,为了解决湿摩擦牢度达标,有使用粘合剂中添加特种结构的有机硅乳液,或在粘合剂聚合时,加入特种结构的氨基硅油与之嵌段共聚,为了解决其延伸性及手感,有人在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中掺入聚氨酯(PU),制成聚氨酯与聚丙烯酸酯双组分高聚物的复配混合型粘合剂,以提高手感柔软性、耐磨性、耐腐性、不易沾污、易清洗等性能,取得很好效果。 聚氨酯(PU)用于纺织物的加工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主要用于纺织物的涂层,开始时,使用溶剂型聚氨酯涂层剂,溶剂多般是甲苯,在涂层后经焙烘,甲苯挥发而交联成膜,因为甲苯毒性大,易污染环境,而且甲苯易燃烧,甚至在浓度高时,会产生爆炸而形成火灾,因此,目前都使用水性聚氨酯代替溶剂型聚氨酯。聚氨酯是由含双异氰酸酯的化合物(二异氰酸酯)与含有羟基的多聚多元醇的聚醚或双羟基聚酯缩合而成,与聚醚缩合的称为聚醚型聚氨酯,如2,6 TD1与多元醇缩合成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PU)[1]。 水性聚氨酯的制造方法有多种[2],国内常用溶剂法(甲乙酮或丙酮作溶剂)法,它是将二异氰酸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