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 王新伟 吴丽娜 杨秀珍(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系)祁材 李世昌 闫平 王英民
负离子的发现与应用是19世纪末的事情,第一个在学术上证明负离子对人体功效的是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浦·莱昂纳德博士,他认为地球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有益的负离子存在最多的地方是瀑布周围。1903年前苏联学者发表了用空气负离子治疗疾病的论文。根据美国发表了负离子的统计数据,20世纪大气中正离子与负离子的比例为1:1.2;21世纪大气中正离子与负离子的比例为1.2:1,现代社会发展破坏了自然界中离子的平衡。 自然界中空气负离子产生有三大机制:一是大气受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性物质、雷电、风暴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电离,产生负离子;二是在瀑布冲击、海浪推卷及暴雨跌失等自然过程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高速流动,水分子裂解,产生大量负离子;三是森林的树木、枝叶尖端放电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光电效应使空气电离,产生空气负离子。
1 可以释放负离子的矿物 自从1902年Aschkinass和Caspan肯定空气负离子有生物学意义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各国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使空气负离子的价值进一步得到了肯定。一方面人们在应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空气负离子。另一方面在人为条件下或利用自然界物质作为负离子发生体产生负离子,人工负离子发生器是常用的人为产生负离子的机器,人工负离子发生器的使用也带来一些新的环境问题,比如在产生空气负离子的同时也产生臭氧。利用负离子发生体作为产生负离子的方法,在纤维材料和涂料方面有应用。目前,有报道的负离子发生体有:电气石、奇冰石、古代海底矿物层。所谓负离子就是带电荷的微粒子,其中在空气中浮游的带电荷的微粒子叫空气离子,离子有正、负之分。带正电荷的离子使空气的质量不断恶化,而负离子则相反。负离子对人的健康、及生态的重大影响已为国内外医学界专家通过临床实践所验证。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