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菊 吴坚 刘冬晔(大连轻工业学院纺织工程系,辽宁大连 116034)
1 引言 目前,涤纶纤维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服装用、装饰用和产业用"三大领域,但涤纶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01)介于20-22之间,仍属于可燃纤维,且在燃烧时会发生熔融和滴落现象,在火灾中十分危险[1]。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由于欧美等国对多种纺织品的可燃性指标都有严格的规定,致使我国一些涤纶纺织品的出口严重受阻。 可使涤纶织物具有阻燃功能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阻燃涤纶纤维制造织物,另一种是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2]。由于目前市场上的阻燃涤纶纤维数量有限,很难满足产品开发需求,所以第一种方法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第二种方法方便灵活、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阻燃涤纶织物的生产。 最早用于棉、涤织物阻燃整理的四羟甲基氯化磷,具有阻燃性能优良、耐水洗性能良好的特点,但经长期使用后却发现其具有致癌性,现已被禁用。由美国Mobil化学公司首先开发的Antiblaze纯涤纶织物用阻燃整理剂,由于合成工艺复杂,产品价格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将选用安全无毒、阻燃效果好、价格低廉的多聚磷酸铵APP和磷酸二苯异辛酪DPOP进行复配,并采用NaOH预处理和热熔法阻燃整理工艺,以增加其耐水洗性,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
2 实验2.1 实验材料布样: 纯涤纶华达呢,268g/m2 药品: 磷酸(浓度为85%);尿素(分析纯);氨水;氢氧化钠(分析纯);磷酸二苯异辛酯;渗透剂JFC;非离子性乳化剂;有机硅柔软剂。2.2 测试仪器YG815垂直法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HC-Ⅱ极限氧指数测定仪,Y-501型断裂强度仪。2.3 实验方法及步骤2.3.1 多聚磷酸铵APP的制备 磷酸与尿素以1:l的摩尔比在12O℃加热,回流反应8h,产物用浓氨水调节pH值至
3 结果与讨论3.1 磷系阻燃剂的复配与阻燃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