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纳米级涂料印染粘合剂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2日

张建春

(一)纳米材料 纳米粒子是指颗粒尺寸为纳米级的超细微粒。它的尺寸大于原子簇小于通常的微粒,在l~l00nm之间。 纳米材料又称为纳米结构材料,是指颗粒尺寸在1-l00nm之间的粒子凝聚而成的块体、薄膜、多层膜和纤维。纳米结构材料是把许多的缺陷如晶界引人原来的完整晶体,使得坐落在这些缺陷的核心区的原子的体积分数变得可与坐落其余晶体中的原子的体积分数相比拟,从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固体。 由于纳米粒子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作用,纳米粒子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 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位于表面的原子占相当大的比例。随着粒径减小,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加。这是由于粒径小,表面积急剧变大所致。例如,粒径为I0nm时,比表面积为180m2/g,粒径下降2nm,比表面积猛增到450m2/g。这样高的比表面积,使处于表面的原子数越来越多,同时表面能迅速增加。 纳米粒子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尺寸与物理的特征量相差不多,例如,当纳米粒子的粒径与超导相千波长、玻尔半径以及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当时,小颗粒的量子尺寸效应十分显著。与此同时,大的比表面积使处于表面态的原子、电子与处于小颗粒内部的原子、电子的行为有很大的差别,这种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对纳米微粒的光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使纳米微粒具有同质的大块物体所不具备的新的光学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宽频带强吸收。大块金属具有不同颜色的光泽,这表明它们对可见光范围各种颜色(波长)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当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时各种金属纳米微粒几乎都呈黑色,它们对可见光的反射率极低,例如,铂纳米粒子的反射率为1%,金纳米子的反射率小于10%。这种对可见光低反射率、强吸收率导粒子变黑。 纳米氮化硅、碳化硅及氧化铝粉对红外有一个宽频带强吸收谱。这是因为纳米粒子大的比表面积导致了平均配位数下降,不饱和键

和氢键增多,与常规大块材科不同,没有一个单一的、择优的键振动模,而存在一个较宽的键振动模的分布,在红外光场作用下它们对红外吸收的频率也就存在一个较宽的分布,这就导致了纳米粒子红外吸收带的宽化。 二是蓝移现象。与大块材料相比,纳米微粒的吸收带普遍存在"蓝移"现象,即吸收带移向短波方向。例如,纳米碳化硅颗粒和大块碳化硅固体的红外吸收频率峰值分别是 814cm-1和794cm-1。纳米碳化硅颗粒的红外吸收频率较大块固体蓝移了2Ocm-1。纳米氮化硅颗粒和大块氮化硅固体的峰值红外吸收频率分别是949cm-1和935cm-1,纳米氮化硅颗粒的红外吸收频率比大块固体蓝移了14cm-1。利用这种蓝移现象可以设计波段可控的新型光吸收材料,在这方面纳米微粒可以大显身手。 纳米颗粒材料在电学方面颇具特点。由于量子效应可使导体变为非导体,吸收电磁波(从光子到微波)而成为良好的吸波材料。纳米材料的这一特性在军事伪装领域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纳米材料用于伪装,主要是利用其宽频带的吸收电磁波的性能,甩以做成伪装涂料或涂层,也可以将具有光学、热红外和微波的吸收效果用于伪装网的制造中。纳米材料的应用,也使得具有宽波段吸收效果的气溶胶能成为现实,这一成果远远超过了锡箔条能对雷达产生干扰这一发现的意义。所有的成像观察器材都不能透过这种气溶胶屏障。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