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东,张桃勇 2.3碱性匀染剂M-228对纤维染色的移染性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移染有界面移染和全过程移染两种途径,当染料被吸附在纤维表面,还未扩散到纤维内部时,从纤维表面解吸下来,再通过染液重新被吸附上纤维,这种途径称为界面移染。扩散到纤维内部的染料,重新分散到纤维表面,再解析到染液中,然后重新被吸附到纤维,这种途径称为全过程移染。对于不同的染料,由于结构不同,与纤维问的作用力不同,使得移染性有所不同。表3、表4分别为普通分散染料与AC—E型分散染料在酸、碱浴中染色的移染率IM值。表3 普通型分散染料酸、碱性浴下的移染率lM(%)表4 AG-E型分散染料酸、碱性浴下的移染率IM(%)
注:△E为以自布为标准样染色布的色差值。 表3和表4结果表明:各种染料碱性浴染色的IM值均大于酸性浴染色的IM值,说明碱性浴染色的匀染性好于酸性浴染色的匀染性。这是因为在高温碱性条件下。部分分散染料发生离子化反应,而无法上染涤纶纤维,从而使分散染料的上染速率下降,匀染性得到提高。另外,在高温碱性条件下,纤维的齐聚物和残留在纤维上的浆料的溶解度就会增大,降低了染料凝聚可能性。利于染料匀染。对于AC—E分散染料的移染率略好于普通型分散染料。 2.4碱性和酸性浴染色后沾附在涤纶上的低聚物含量比较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碱性匀染剂M一228用量1.5g/L,分散红3B为2%owf。对涤纶织物染色处理后,与相同染料浓度下常规工艺条件下染得涤纶织物,用二氯甲烷萃取低聚物的量,测得结果如表5所示。表5碱性和酸性浴染色后涤纶纤维上的低聚物含量比较
由表5结果可观,碱性染色工艺比酸性染色工艺处理后织物上低聚物的含量大大降低。未染色的织物低聚含量也比酸性染色的低聚物含量低,这可能由于它未经高温处理,其低聚物较难从纤维中溶出来。在纤维染色过程中,低聚物不断地析出,扩散进入染浴中,由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