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我国古代的制靛之蓝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30日
在古代的印染工艺中,靛蓝是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种植物染料。早在3600年前的夏代,我国就已经开始种植蓝草(注:此“蓝草”非彼“兰草”)用于染色了。这一古代杰出的染色技艺时至今日仍在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有所应用,植物靛蓝加工的蜡染、绞缬、夹缬花布已成为颇有名气的旅游工艺品。 青,出之于蓝。那么,制靛之蓝究竟是哪些植物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凡蓝五种,各有主治……而作靛则一也”。他依此提到的有蓼、菘、马、吴、木等五种蓝,实际仅为四种:吴蓝即吴地所产之木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亦云:“凡蓝五种,皆可为靛”,他所称分别为菘、蓼、马、木、苋五种蓝,其中之苋蓝为何种植物尚无定论;现代医书《中药学》(上海科技版,1984)则言有菘蓝、蓼蓝、马蓝、草大青、路边青等五种制靛之蓝;而《中药大辞典》(上海科技斑,1986)又说是菘、蓼、马、木及草大青等五种蓝。由此可见,“凡蓝五种”之说并不可靠。 实际上靛蓝是由吲哚酚氧化而来,因此凡是含有游离吲哚酚、吲哚甙的植物均有可能用以制靛。现代植物化学分类学的创立和研究,为我们鉴定更多的“蓝草”奠定了理论基础。自然界中含有吲哚甙的植物远非五种,它们分布在以下科、属的多个不同的种之中: 十字花科的菘蓝、草大青、甘蓝; 豆科的木蓝、野百合; 蓼科的蓼蓝、杠板归; 爵床科的马蓝; 马鞭草科的路边青; 远志科的远志;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