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浆纱是织造工程的关键工序,浆纱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纱线的耐磨性,减少毛羽,适当增加纱线的强力,减少伸度,以承受纱在织造过程中复杂的机械作用能力,提高纱线的可织性能。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纺织和化工专家通力合用,采用多种方法(如对化纤纱线采用热处理、采用特殊的化学剂或润滑剂,对纱线表面进行润滑处理等)期望革除上浆工序以期解决由于上浆而耗费大量资源,以及印染退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清洁生产的目的。但由于不同纱线,织物规格,温湿度条件以及织机的类型,速度等问题,迄今为止还未能实现用更实用的方法来替代传统的上浆方法。相反由于新型纤维的研制开发应用,高速智能化无梭织机近几年来以万台以上速度递增,机织物细支高密高紧度,宽幅化进一步提高,我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清洁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以及贯彻各项政策力度的加强,对浆料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由此可见,浆料不仅是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织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有效的开发新的织物品种,充分发挥织造先进设备的又一重要环节,因此开发新的浆料,适应纺织产品的发展。在织物品种浆料设备确定后合理选择浆料就是关键问题。1 纺织浆料应用现状 纺织浆料有淀粉、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类浆料三大类。现在国内外主要使用的仍然是这三大类浆料。我国现有织机约100万台左右,其中无梭织机约占30%。据有关资料报导,2006年产布437.97亿米,按产布量估算,年消耗浆料在30万吨以上。其中淀粉类(包括变性淀粉)约占70%以上,PVA用量不到20%,丙烯酸类及其他浆料约在10%左右。现就浆料应用情况作一些介绍,并就浆料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讲点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1.1 淀粉类浆料 淀粉用于经纱上浆历史悠久,这是因为淀粉是一种再生植物,资源丰富来源广,价格低廉,对亲水性纤维(如棉麻、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