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新型低黄变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9日

李成文

氨基硅油广泛应用于各种织物的柔软整理,可使棉、麻、丝、毛、涤、腈纶和锦纶等织物获得柔软、滑爽、光滑柔和、富有弹性的效果,但在加热或焙烘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黄变现象.目前商品化的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中,绝大部分是N-(β-氨乙基)-y-氨丙基改性聚硅氧烷,由于它侧链上的伯氨基和仲氨基含有活泼氯容易被氧化产生发色基团(偶氮基和氧化偶氮基)而引起黄变.依据黄变机理,一般氨基聚硅氧烷的氨值越高,氨基上的活泼氢就越多,也就更加容易发生黄变,反之,氨值越低,被整理的织物就越不容易黄变,但是织物的柔软性也相应下降了. 目前,降低氨基硅油柔软剂黄变主要是采用含活泼氢数量少的叔胺基类的哌嗪、吗啉、哌啶等杂环结构偶联剂,或者直接引入高位阻仲氨基硅氧烷偶联剂与D4共聚,也有用伯氨基酰化法合成低黄变氨基硅油.但是,这些制备方法中采用的含氢数量少的和高位阻的硅烷偶联剂,并不能保证具有很好的兼顾柔软手感和低黄变性能.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硅烷偶联剂进行结构改性,制备一种兼具高位阻和少量活泼氢的硅烷偶联剂,即为特殊结构硅烷偶联剂. 同时,由于D4在平衡反应时副产物较多,成分复杂,分子质量分布很宽.所制得的硅油在稳定性及整理效果上均不能取得最佳整理效果.所以,采用低摩尔质量、分子质量分布很窄的端羟基硅油(线性体)与硅烷偶联剂作用,能够得到氨基分布比较均匀的氨基硅油. 本试验采用线性体硅油与上述特殊结构硅烷偶联剂作用,在碱性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本体聚合,得到低黄变氨基硅油,然后用适当的乳化剂配制成微乳液,能赋予织物优良的柔软性,且具有更好的抗黄变性.1 试验1.1主要原料及仪器 线性体(ws一62M),工业品,德国Wacker公司;偶联剂HD一106,HD一103,HD一110,工业品,杭州大地化工有限公司;乙酸、异丙醇、氢氧化钾: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碳酸钠:分析纯,上海试剂一厂;甲苯:上

海试剂三厂;改性剂:乙酸酐、马来酸酐,分析纯,上海化学试剂厂;普通氨基硅油,自制.织物:漂白纯棉平布. 旋片式真空泵:2XZ一1型,台州市黄岩汇丰真空设备厂;旋转式粘度计:NDJ一7型,上海天平仪器厂;电子天平:BS2202(Max2200,d=O.0l g),厦门中村光学仪器厂;离心沉淀器:800型,上海手术器械厂;白度计:WS—SD型,上海鹏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YG(B)541型,常州第三纺织仪器厂.1.2低黄变氨基硅油及其乳液的制备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