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纺工业30年来在原毛洗涤、炭化、色毛漂白工艺上减少纤维损伤,提高产率,节能,环保及综合质量方面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开发有密切相关性,就笔者的见解作一叙述。
1.羊毛炭化
羊毛炭化指的是针对羊毛上植物性草杂用硫酸腐蚀、烤焦、以致脱落分离的工艺。炭化工艺中最重要的是减少羊毛损伤的前提下获得提高产率和白而松散的炭化毛。
1977年时,用3.5%(66°Be′硫酸),35%的轧酸液率,产率每小时80kg,碳化毛损伤达20%-30%,实现高产优质,采用浓酸快速工艺势所必然。浓酸快速工艺的实施,关键在于表面活性剂的使用。若能做到羊毛吸水时不优先吸酸,而高温焙烘时羊毛所结合的酸尽量的减少,则羊毛损伤就大为减少。笔者认为,用带有弱阳荷性的非离子剂封闭住羊毛的基团,则浸酸后的羊毛吸酸量大为减少,最多可减少三分之二的吸酸。
使用非离子剂有两个问题待解决。
其一 传统非离子剂疏水的碳氢疏水链太短,其对羊毛亲和力不够大,必须用扩链剂扩大分子量,以增加其对羊毛的亲和力。本文发现如用多乙烯多胺与C5-C6脂肪二羧酸先生成聚酰胺,然后用,如二甲基氨丙基胺等的扩链剂扩链,最后接上环氧基(环氧化试剂包括环氧氯丙烷,环氧溴丙烷,溴化环氧丁烷,氯化环氧已烷等)。可以达到羊毛吸酸量减少80%的效果。
相比之下如下产品的效果都不能与之相比,如环氧化双六乙烯二胺,聚丙烯酸、双氰胺-双酰胺氨塑树脂(不环保),接上环氧氯丙烷的聚酰胺Hercosett125树脂(可能分子量太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第二缺点是浊点太低,在100℃-115℃高温下,浊点以上,这些非离子剂会离析出来不起作用,而羊毛遇到浓缩的酸受损严重。因此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提高非离子的浊点是必要的。
有效的阴离子剂有二丁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但是更为疏水一点的二异丁基萘磺酸钠,二异戊萘基磺酸钠更为有效。虽然在水中溶解度低。用三乙二醇丁醚增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