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性质酸性红G(3734-67-6)的性状: 1.是红色粉末。 2.溶于水呈大红色,加入浓盐酸呈红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呈橙棕色。 3.微溶于乙醇和乙二醇乙醚,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4.于浓盐酸中产生红色沉淀,稀释后溶解;于浓硫酸中呈蓝光红色,稀释后呈较黄的红色;于浓硝酸中呈橘红色,后转为橙色。 5.染色时遇铜离子色泽带蓝而暗;遇铁离子色泽带蓝而浅。
用途酸性红G(3734-67-6)的用途: 主要用于羊毛的染色,拼色性能良好,适宜拼染中~浅色,色泽艳丽,匀染性良好。也用于蚕丝、锦纶的染色,以及羊毛、蚕丝、锦纶织物直接印花。 当羊毛与其他纤维同浴染色时,锦纶得色与羊毛接近,蚕丝稍浅,醋酸纤维和纤维素纤维不沾色。酸性红G也用于皮革、食品着色,并可用于化妆品、医药、墨水、纸张、肥皂、木制品的着色。
描述酸性红G(3734-67-6)的制备方法: 是以苯胺和N-乙酰H酸为原料,将苯胺重氮化,与N-乙酰H酸偶合得产物。经盐析,过滤,干燥,粉碎得成品。
限量: 1.FAC建议限用于肉类和植物蛋白制品,限量20mg/kg。 2.FAO/WHO(1984):发酵后经热处理的增香酸奶30mg/kg(由增香物质带入)。
鉴别试验: 1.溶解性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OT-42)。 2.色素鉴别试验 按OT-16方法测定。
含量分析: 按OT-15中方法二测定色素总含量。所取试样量为0.6~0.7g。配制缓冲液用15g酒石酸氢钠。每mL 0.1mol/L三氯化钛相当于色素0.01274g。
毒性: ADI 0~0.1mg/kg(FAO/WHO,2001)。 HACSG规定不得用于儿童。 瑞典、挪威、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不准用于食品。
质量指标分析: 1.副色素 按OT-17方法测定。条件为展开溶剂用No.4;溶剂前沿上升高度约17cm。 2.非色素有机化合物 按OT-35中方法一测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