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浆纱工艺是不能靠单一品种浆料的使用来获得满足的,需要根据经纱的品种、织物的规格与工艺要求来选择几种浆料并配以适当的比例使用。经纱上浆的浆料主要有聚乙烯醇(PVA)、丙烯酸类和淀粉及其变性淀粉三大类浆料。
聚乙烯醇、丙烯酸类浆料是合成浆料,具有优良的上浆特性,尤其对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纱的上浆有良好的效果,但他们又存在一定的缺点:PVA煮浆费时,并且浆液容易结皮,后道工序中的退浆废液在自然环境下不易降解,会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其回收利用工艺也不是很成熟,加之回收成本较高,因此,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已被限制使用,我国纺织行业也提倡少用或不用PVA上浆;而聚丙烯酸类浆料的价格相对又偏高,尤其是纯粹固体丙烯酸酯浆料的价格更。某些丙烯酸类浆料如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及其盐类浆料吸湿性强的特点造成了浆纱的回潮率高,再粘性强的缺点使它们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加上市场上的产品大部分为液体,增加了产品的运输成本,此外,聚丙烯酸类浆料一般需和其他浆料配合使用。淀粉类浆料的上浆性能不如聚乙烯醇、丙烯酸类浆料,但资源充足,价格相对便宜,并且通过适当的变性处理后,可使淀粉的上浆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可部分替代合成浆料,这就使得专家们将目光逐步转向可生物降解的变性淀粉类浆料。
目前,我国每年耗用浆料量为25万吨左右,其中淀粉及其变性淀粉占70%,PVA占20%,丙烯酸类浆料及其它浆料约占10%左右。综合分析我国大部份棉纺织厂的上浆配方,浆料的使用结构大致如下:一般纯棉中粗号织物,大多以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原淀粉为主,辅以少量的PVA或丙烯酸类浆料。纯棉细号高密织物上浆基本是60%变性淀粉配以30%~40%的PVA,或添加丙烯酸类浆料来提高浆液的粘附性和改善浆膜性能。涤/棉织物上浆基本上以PVA为主浆料,变性淀粉用量在30%~40%,再加入丙烯酸类浆料。 国外每年耗用浆料在约四、五十万吨左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