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膜机理及成膜过程纺织经纱上浆工程要求浆料具有良好的成膜能力,能在经纱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以抵御织机织造时的各种机械应力,保护经纱。因此,成膜性是浆料的一个重要性能。物质的成膜能力实质上是该物质的内聚能力,也称为自粘性。任何物质要具有高的自粘性,就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物质本身应具有高的内聚强度。 (2)当该物质的两个表面接触时,能发生粘合作用。 在自然界的一切物质中,能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只有高分子化合物。然而,要使高分子化合物之间能够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仅依靠表面的接触是不够的,至少还要求它们在接触区域之间,能够完全地或部分地相互扩散和相互纠缠。通常,这种纠缠只能靠高分子化合物个别分子链节的相互扩散运动来实现。在含有成膜物质的浆液中,成膜物质一般是按不同程度,以球形或类球形粒子分散在水相当中。这种分散液经历水分蒸发、颗粒变形和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扩散三个阶段,而形成浆膜。 水分蒸发阶段:浆液分散体系中的水分不断蒸发,使浆液中成膜物质的浓度显著增大,分散体系中的粒子开始接近和接触,形成浓度极大的分散体层,而层中的颗粒则按一定的程序排列。 颗粒变形阶段:水分继续从粒子间的空隙蒸发,球形高分子粒子由于各种力作用而相互接触,接触程度越来越紧密,进而将粒子挤压成多面体。 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扩散阶段:在这个阶段,水分基本被蒸发掉,高分子粒子间紧密接触变形,与此同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相互渗透和相互扩散,彼此纠缠而粘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坚牢的薄膜。
2 浆膜的主要性能 在织造过程中,浆膜作为各种机械应力的承受者。为了有效地提高经纱的织造性能,则要求浆膜具有一定的强伸度、耐磨性、屈曲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同时也要求浆膜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及较低的再粘性。 强伸度:在浆膜的测试过程中,常用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来反映浆膜的强伸度。断裂强度表示在一定面积上浆膜所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