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还原清洗 水洗皂煮 |
| 50~60oC |
| 1~2oC/min |
| 100oC 60min |
| 1~2oC/min |
| 60~65oC |
| 5min |
| 助剂 投布 染料 |
|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染 料 | Navy S-2G | Yellow ETD | Turq ETD | 分散蓝E-4R | 分散黄E-3RL | 分散黑 S-2BL | 4、5和6#拼色 | 1、2和3#拼色 |
| 编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品 种 | 涤棉伪装布(浅绿) | 涤棉伪装布(深绿) <| 树叶1松树 | 树叶2 偏红 | 树叶3偏黄 | 树叶4灌木 | 树叶5 梧桐 | | |

| L* | a* | b* | C* | H | ΔL | ΔC | ΔH | |
| 7# | 29.808 | -7.882 | 10.999 | 13.531 | 125.627 | -6.056 | -2.594 | 4.116 |
| 8# | 33.955 | -16.764 | 11.433 | 20.295 | 145.707 | -1.909 | 4.17 | 11.210 |
| 树叶1 | 39.627 | -12.36 | 25.061 | 27.943 | 116.252 | 3.762 | 11.818 | 2.468 |
| 树叶2 | 32.14 | -6.776 | 10.171 | 12.221 | 123.67 | -3.724 | -3.904 | 3.437 |
| 树叶3 | 61.667 | -6.247 | 35.099 | 35.65 | 100.091 | 25.803 | 19.525 | 3.979 |
| 树叶4 | 28.176 | 2.441 | 4.647 | 5.248 | 62.29 | -7.688 | -10.88 | 1.259 |
| 树叶5 | 35.864 | -5.409 | 15.19 | 16.125 | 109.601 | / | / | / |
| 编号 | 褪色牢度(皂洗) | 涤沾色牢度 (皂洗) | 摩擦牢度 | |
| 干摩 | 湿摩 | |||
| 7# | 4~5 | 4~5 | 5 | 5 |
| 8# | 4~5 | 3~4 | 5 | 5 |
| 9# | 4~5 | 4~5 | 5 | 5 |
| 10# | 4~5 | 4~5 | 5 | 5 |
3.5 涤纶织物近红外反射光谱 图5是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纤维的反射光谱曲线。由图5可以看出,未经染色的涤纶织物和7#、8#染色样品的反射光谱曲线非常相似。未染色涤纶在 295~374nm处反射值急剧增大,在267nm处有一小的反射峰,但不明显。说明涤纶纤维在紫外波段(240~300nm)具有较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大约为80%左右。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380~2000nm),反射值大约在90%左右,在有效探测波段内基本上没有变化。7#和8#染色样品的反射光谱曲线基本相同,7#样品在630~750nm处反射值急剧增大,而8#样品在688~845nm处反射值突然变大,此后两条曲线基本重合,表明涤纶纤维经分散染料上染后,产生了红移现象,7#样品相对未染色样品来说,红移了约386nm;而8#样品红移了442nm,产生的原因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在近红外波段(850~1500nm)反射值基本上没有变化,但反射能力比未染色涤纶下降,约为50%左右,说明涤纶纤维吸附染料后,对可见光和近红外线有一定的吸收。3.6 不同染料反射光谱 7#、8#样品分别是用3种染料拼色染成的,为了找出是哪一种染料在近红外波段起主要作用,把1#~6#染料分别进行染色实验,并测试其反射光谱,如图6 所示。可以看出,2#和5#染料反射光谱比较相似,反射值突变位置在425nm~600nm、483nm~700nm处,与树叶的反射光谱不吻合。1#、 4#染料反射光谱在656nm~760nm范围内,反射值急剧变大,从4%增加到52%,与树叶反射光谱比较接近,这一点可从图7中得到证实。4#染料和 7#样品的近红外反射光谱非常相似,在660nm~1500nm波段,两条曲线基本重合在一起,可以得知,7#绿色样品之所以具有类似树叶的反射特性曲线,主要是4#染料在起作用。此处试样为染色织物,因此,在740nm~1500nm波段
4 结论 不同树叶在近红外线波段的反射光谱具有相似性,在680nm~760nm处反射值急剧增大,但反射能力有所不同。涤纶织物选用适当的分散染料染色后,可以较好地实现可见光伪装,与未染色涤纶反射光谱曲线比较,其反射光谱发生了红移,不同染料产生的红移量是不同的,主要与所选染料的极性基团的种类及染料的结构有关。拼色的涤纶织物,其反射光谱与红移量最大的一种染料的反射光谱接近。为了更好地实现近红外伪装,必须使涤纶织物染色后产生的红移与树叶反射峰相匹配。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