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活性染料低温皂洗工艺进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7日
1.活性染色皂洗后处理作用1.1皂洗目的活性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成本低,染色工艺成熟,因此,80%以上的纤维素纤维染色和印花均采用活性染料。活性染料种类繁多,化学结构多样,其反应效率也各有差异,但是它们都不能与纤维素纤维完全反应,染色后纤维上存在一定量未固着的燃料。此外,在上染固着纤维的同时,染料还会发生水解,即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被羟基所取代而形成水解染料。这些未固着的燃料和水解染料,其扩散和吸附性能与原来的活性染料非常相似,因此容易吸附在纤维表面,并扩散进入纤维。经汽蒸固色处理后,这些未固着的染料和水解染料(浮色)一般很难清洗干净,容易导致渗色和再沾污,湿摩擦牢度和洗涤牢度也不理想。皂洗的主要目的就是去除浮色,提高产品的质量。1.2皂洗机理皂洗过程大致可分为:(1)皂洗剂在水和织物界面吸附;(2)皂洗剂渗透至污垢与纤维之间;(3)由于表面张力降低,污垢与纤维的结合力减弱,进而从纤维上脱落;(4)脱落的污垢在介质中乳化分散成稳定体系,并进入皂洗剂的胶束中。皂洗剂的作用过程可示意如下: 纤维·污垢+皂洗剂D纤维·皂洗剂+污垢·皂洗剂在水介质中,皂洗剂作用于水解染料和机械附着于纤维上的固着染料,使之与纤维之间的附着力降低,经机械作用脱离纤维,再通过皂洗剂的分散、悬浮、增溶和络合作用,使之稳定地存在于皂洗液中而不再沾污到织物上。高温皂洗有利于纤维内部的浮色向纤维表面扩散,以及纤维表面水解染料的洗除。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大部分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温度为60℃,因此,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是在这个温度下完成的。当吸附染料由纤维内部向外扩散时,对温度的要求也需要等于或大于60℃,如果皂洗温度低于染色温度,则纤维内的吸附染料不易扩散出来而被洗除。因此,在70℃~85℃进行低温皂洗,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生产中,织物的水洗牢度和湿摩擦牢度不能达到
要求,因此,长期一老活性染料皂洗温度采用 95℃~100℃。2.皂洗剂的类别目前市场上的皂洗剂品种很多,根据皂洗机理不同,常用的皂洗剂可分为表面活性剂类(如工业皂粉等)、螯合类(如多聚磷酸盐类)、螯合分散类(如聚丙烯酸盐)和复配类等。由于各类皂洗剂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单独使用某一种皂洗剂往往很难达到皂洗要求。因此,商品化的皂洗剂多数是复配型。复配型皂洗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和各种起辅助作用的助剂组成,表面活性剂俗称活性物,它是皂洗剂配方的核心部分,具有去污、润湿、分散、乳化和增溶等作用。复配的方式既有阴离子与非离子之间的混合,也有非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混合,以及不同非离子之间的混合等。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