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纤维素酶在纤维素纤维织物超柔软整理中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7日

纤维素酶在纤维素纤维织物超柔软整理中的应用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 徐宏世

以纤维素酶为研究对象,对其作用原理、影响酶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认为 酶溶液在生产实际中可采用连缸使用方式,经酶处理后的织物尚需进行柔软整理。

作者认为:由于纤维素酶催化反应高度专一、反应条件温和,故可在缓和条件下对纤维素纤 维进行降解,引起纤维素的减量和改性。由于纤维素酶首先是通过催化,形成酶作用的复合物即纤维素酶——纤维素复合体。因此大分子酶复合体并不能一开始就渗入纤维内部,而已能在织物表面作用,并在此切断纤维素键。使疏松的纤维在生物酶水解和表面机械作用影响下而断开。从而使得织物结构松弛、手感柔软,同时由于表面纤维飞花被破坏,获得光滑、清洁的表面结构。但在这同时,不可避免导致织物失重和强力损失。故此应控制减量率在5% 以下,尔后再进行柔软处理,使柔软剂分子从微纤维裂缝处进入,增加吸附量,弥补部分强力损失。作者认为,影响酶处理效果的主要 因素包括:酶用量、pH值、处理温度及时间以及前处理条件、添加剂和设备等。因此,作者提出,适用于酶处理的用量应视其活度而定,处理温度宜控制在45-55℃、pH4. 5-5,5,时间在40-60分之间为好。在处理过程中,设备形式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以选用松式设备为佳。另外,前处理效果越好,酶处理效果也越好;但染色产品易对酶的水解产生阻碍作用,故酶处理宜在染前进行。由于酶处理使工序增加,为降低成本,应考虑连缸使用,但要防止处理不匀和沾色。由于酶处理后使纤维的裂缝增加,有利于柔软剂的大量吸附,作者建议采用改性聚硅氧烷和聚氨酯,可获得超柔软整理效果。作者提供的酶处理产品的物理性能及服用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证明,对棉及其混纺织物采用酶处理工艺可使其柔软度、悬垂系数、蓬松度获得改善,织物强力略有降低。

酶处理前后织物性能变化表

酶处理前后对比

纯棉纱布

帆布

细布

涤/棉细布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前

处理后

断裂强度(N)

T

1196

1166

1218

1205

523

516

5499

4 81

W

534

496

932

890

421

415

34

353

抗弯长度cm

2.66

2.41

3.05

2.62

2.16

2.04

1.83

1.63

蓬松度cm2/g

2.30

2.47

2.60

2.77

2.5 1

2.64

2.62

2.84

悬垂系数%

66.6

57.9

76.0

66.0

58.4

4 9.4

47.1

42.5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