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固色、柔软处理后的疵病回修与专用助剂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2日

固色、柔软处理后的疵病回修与专用助剂应用

对染色品经固色、柔软处理后发现有染色疵病而需作回修、复染时, 去除固色剂、柔软剂的必要性、困难性与复杂性等进行了分析, 重点地对其中的难点——有机硅油的去除问题展开了讨论。同时介绍了专用助剂去硅去固色剂G-CT的性能与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常会发生织物染色后已经作了固色、柔软等处理,又发现有染色疵病,使染色成品因质量问题而不能放行。其中有的可以通过补加染化料复染来给予克服,如下偏性色差、色光偏离性色变等;有的则需经剥色后再重新染色,如上偏性色差、色相差,或者是色花、色渍、色不匀(左右色差、前后色差等)等。

在未经固色与柔软等处理工序时,一般作回修、复染相对都要容易和简单,而经固色、柔软等处理环节以后,尤其是经焙烘或热定形后,使难度大增。众所周知,回修前若不把固色剂、柔软剂的残留物质和反应生成物质从纤维上充分去除,将会使回修后出现严重的色花问题,因固色剂、柔软剂中极大多数为阳离子或弱阳离子性质,多数柔软剂品种还具有拒水性能,都将导致回修、复染时渗透不良、吸收不均匀。特别是有机硅类柔软剂,与纤维反应交联成膜后,膜的坚牢度更远高于脂肪酸衍生物类柔软剂和固色剂,使回修问题更为复杂,严重时甚至连改染成黑色都会出现明显的色花。

1固色剂的性质与特征

固色剂为提高染料湿处理牢度的常用基本助剂,特别是对于直接、酸性染料,基本上是必用的。而随着市场对色牢度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采用活性染料染色的深浓色泽也需用固色剂来确保色牢度指标。

固色剂现都为无甲醛型,大多数固色剂在弱酸浴中性能稳定,作用效果也相对最好。但它对于色光,多多少少有一些影响,若在使用中对pH值、温度等工艺条件控制不严,则将影响到色光的稳定性,有时甚至会使色变较大。

固色剂基本上都为阳离子型,所以对阴离子型的染料都有作用。由于固色后染色物一般不再作水洗,那么回修前若不

把残留于纤维上的固色剂及其与染料反应的生成物充分地去除,即追加染化料复染纠色,将不仅使染料的上染速度变得极快,而且还会使其失掉移染能力,色花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此时即使匀染剂加得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染色物若已经焙烘的话,则反映更加突出。

2 柔软剂的种类、性质与特征

柔软剂可分为脂肪酸衍生物类和有机硅油类两大类型,前者是传统上广为使用的柔软剂,后者是后来居上的新品种。有机硅类柔软剂的发展速度很快,不断地有各种性能和功能的新型品种在开发上市。

由于有机硅类柔软剂不但比传统柔软剂柔软效果更为优秀,而且整理效果也具有更好的耐久性。所以在纺织品柔软后整理使用中,已占据主体地位。但是正因为它的耐久效果,一旦出现需回修复染才可解决的染色疵病,或因柔软处理的挡车操作不慎而产生了疵病,或者因柔软处理引发色变等情况,回修处理将变得较为困难。

脂肪酸衍生物类柔软剂和有机硅类柔软剂,在离子属性上,大多为阳离子型、弱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所以在相容性允许的前提下,应用中也常与固色剂作一浴法处理。它们的工作浴pH值,基本上都以弱酸性时稳定性最佳;处理浴温度30~45 ℃为宜。柔软处理后也不再作洗涤,经焙烘后其反应成膜的坚牢度更高。如果挡车操作不慎,有机硅类柔软剂也很容易发生破乳漂油问题。某些需在染色机中进行柔软处理的染色物,如成衣、纱线、散纤维等,时间久后也还容易发生设备内有机硅油物质的积累性沾污。对它的清除回修,也就比脂肪酸软片类柔软剂更加困难。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