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三防加易去污整理工艺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1日

赵渤王佩军张书成李书彩

经全氟化合物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后的服装面料,在空气介质中有很好的三防性,但并非不沾油污,在水介质中,已被沾污的油污很难去除,且容易在洗涤过程中发生油污的再沾污,为了提高油污的易洗性,常对纤维进行易去污整理。

易去污整理剂和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剂都属于含氟碳树脂,但易去污整理剂与三防整理剂的化学结构上又有区别,在其RF基上既有疏水基,另外还有亲水基,油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与其在水中、在空气中不同的介质将显示不同的倾向,在水中油的接触角同在空气中完全相反,在空气中显示出高的防水性的表面,在水中成为亲油的性能,因此,在纤维表面附着的油污,在水中可能被去除。

row、ros、rws分别代表油/水、油/纤维、水/纤维的表面张力。

如果要将油从纤维表面去除,那么把油拉到水中去的单位面积的功W=rws+row-ros,要能去除油污,W必须小于零,也就是要ros大于rws+row,其中row为常数,因此必须缩小rws,也就是说要使之具有亲水性,因为在空气中的防水防油性与在水中的亲水亲油性对立存在,所以易去污整理剂SR-83的结构采用含有RF(全氟代烷基)和亲水性部分共同存在的办法。

正因为这种在空气中的防水防油性和在水中的亲水亲油性的相对立的结构,就使得三防整理剂加易去污整理的工艺,既要有好的三防效果又要有易去污的效果,这就给我们的染整行业与助剂行业的技术人员带来研究,探索的课题。

通过对三防整理剂HPC-l和易去污整理剂SR-83不同用量及催化剂的选择,工艺的优化,分析了该功能整理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可以求得对立的统一。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织物

全棉21×21、108×58半漂白纱卡(布面pH值7.5-8)

1·2实验试剂

HPC-l三防整理剂(联邦科特)

SR-83易去污整理剂(联邦科特)

催化剂

冰醋酸(60%)

氨水

1·3实验

方法

工艺:一浸一轧(轧余率70%)→热风烘干(100℃)→焙烘(170℃,40秒)→测试指标→洗涤→测试指标

处方(g/L)

1

2

3

4

5

6

SR/83

40

60

60

60

60

120

HPC/l

60

80

100

80

100

150

pH值

4

4

4

7

7

7

催化剂

-

-

-

适量

适量

<

适量

1·4测试方法

1·4·1拒水性:按AATCC-22-1987标准和测试方法,淋水性分为50-100分,100分表示完全不沾水,不润湿,测两次。

1·4·2拒油性:按美国3M公司标准分为从50-150分,分值越高表示拒油性能越好。

1·4·3易去污性:按美国MLmC-l9叨标准分为1-5级,级别高的效果好,水洗温度49C,测试用油为玉米油。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